为探讨三江源区2000-2010年草地植被的时空演变特征,定量评价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及其动态变化,采用植被覆盖度和NPP 2个生态参数,分析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三...
本文从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涵义及研究内容出发, 概括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方法-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建立,阐述了各类模型的涵义及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定量研究土地...
岩溶区河流水化学昼夜动态变化的研究,对年际尺度河流监测计划制定、碳循环研究及其通量估算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本文选择桂江上游漓江典型岩溶河流,开展不同河段水化学高分辨率监测和高频水样取样工作,分析了水化学的...
针对GRACE月时变重力场的离散球谐系数,提出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方法,在有效实现空间维数压缩和条带噪声去除的同时,提取、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并构建相应的变化模型.结果表明,GRA CE离散球谐系数...
选取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基于能源统计数据,核算了我国大陆30个省市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利用纠正后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相应空间单元的碳排放量进行回归分析,反演出1km×1km栅格的电力消耗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在地级...
开展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CH4通量研究,对深入了解碳循环机制、科学经营以及准确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涡度相关法对CH4通量进行原位连续观测...
[期刊论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3期
以2004年~2008年汉中市城区12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根据本区地下水水质特征,选取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有毒有害物(挥发酚C6H5OH、氰化物CN-、砷AS、铬离子CR6+、铅离子PB2+、镉离子CD2+、汞...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年2期
以1976年MSS、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野外检验方法获取湿地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质心迁移模型,揭示了东北三省湿地景观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
基于现代测试技术和煤层气井实测排采数据,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探讨了开采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模拟和数值模拟渗透率数值相差较大,可达1~2个数量级;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效...
根据网络工程的GPS站点观测资料,计算相对中国大陆整体1999~2007年的趋势运动速率和2004~2007年的动态运动速率,用青藏亚板块和华南亚板块的参数计算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参量,研究了中国大陆运动场和其变化,分析了地壳...
基于中国大陆1998~2007年(复测周期2~3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结合GPS、水准观测成果和区域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分析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演化特征和孕震机理.结果表明: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大体反映了青...
Q值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地壳应力、裂隙、地下流体等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提供证据.文中尝试将选自中国地震年报、四川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及云南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数据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对每个时间...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年4期
以2000年和2006年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配合其它非遥感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映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对大连地区湿地的整体景观格局和类型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年2期
根据分形理论,采用二维欧氏空间分形维模型的计算方法,以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支持下,计算出松嫩平原西南部地区在1989年、1996年和2001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维数值、稳定性指数和相关景观指数.并根据分形...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年1期
以吉林中部平原区为例,分析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以及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的多年变化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含水层地下水温度与地下水埋深、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主要...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年3期
近20年来,吉林西部平原生态环境显著恶化,土地盐碱化、沙化、草地退化严重制约该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往人们很少从土地利用/覆盖(LUCC)变化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应用1989、2001年的TM卫星影像数据和RS-GIS集成技...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年2期
霍林河流域下游地区为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采用空间分析测算模型,揭示了1989~2001年期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三减(草地、水体、湿地)两增(耕地和...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年3期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草地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准确掌握其在草地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是保障草地生态安全的基础.该文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为评价指标,定量评估了2000-2016年内蒙古草地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年2期
为研究在模拟增温状态下高寒湿地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并探究增温状态对土壤呼吸产生的影响,于2016年6月—2017年9月通过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开路式)对实验样地矮嵩草草甸(Kobresia humilis)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