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地形学研讨会 - 2015
中国大地的水热资源配置比较优越,在漫长的夏半年,种什么产什么应有尽有,从而成为世界上最适宜人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在土地开发的同时,最早开展了地形变化的研究.在阐述《八卦》的《系辞》中有这样的描述:“在天...
[会议论文] 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暨中国第四纪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2014联合学术年会 - 2014
海岛植被景观异质性作为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变化过程与机制影响着海岛生态系统生态学过程.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大长山岛作为研究对象,识别了海岛植被景观异质性空间变异对地形...
[会议论文] 2013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2013
长江河口沙坝地区的水下地形变化对上海滩涂资源开发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长江流域来沙锐减以及深水航道工程建设,河口沙坝地区滩涂演化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新形势下的滩涂资源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对上海后备土...
[会议论文] 第九届中国水论坛 - 2011
文中利用新一代中尺度天气模式WRFV2.2,通过敏感性试验讨论了黑河流域南部祁连山地形对黑河流域降水的影响.通过对地形去除前后近地面环流、水汽条件和垂直上升运动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黑河流域南部祁连山区的...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 2009
本研究以沙盖黄土丘陵地貌为研究对象,以地貌形态对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研究目的。在神木县与东胜市交界的饮马泉小流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坡面进行了地形剖面和土壤层垂直方向的系统采样。...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 - 2005
地形因子能表示地形表面的基本特征,但很难用一种地形因子也很难准确具体地表达地形的特征.为此,可将各种地形因子综合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来刻画地形表面的起伏变化,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地形因子在研究地形变化时具有重...
[会议论文] 第十四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 - 2002
本文介绍了黄河海港冲淤变化影响,并通过改道前及改道后的4次测量资料,详细分析了黄河改道前后4年期间,黄河口至黄河海港区域泥沙冲淤变化情况.
[会议论文] "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 - 2014
本文利用双频测深仪探测了台风经过后废黄河水下三角洲防波堤内外的水深变化,通过与建堤以前的水深对比,发现:台风过境后防波堤内外海底地形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防波堤内水深变浅淤积,在防波堤中部形成一层浮泥,体积为0....
[会议论文] 第一届珠江水论坛 - 2011
近30年来,由于大规模的挖沙,河床地形大幅下切,西北江三角洲网河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在建立一维潮汐河网水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模拟技术,分析了90%最枯月来水保证频率时不同河道下切情景西北江三角洲...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1
利用1999年及2005年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主要河道地形数据,分析了近年来珠江网河区主要河道演变特征,并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河网及河口海域整体平面二维水流盐度数学模型,研究了珠江口咸潮上溯与河道地形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
[会议论文] 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 - 2009
本文通过1998年与2006年的海图分区域对比了近十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体容积变化,得到鸡抱沙 尾以上水体容积变化不大,鸡抱沙尾以下水体容积减小了10%;伶仃洋2M 浅滩面积增加了近一倍,大于5M 水深面积减小了15%;伶仃洋近...
[会议论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会议 - 2006
本文提出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地形变化的方法.介绍了仪器原理、结构、用途和观测方案.用球形标志法和DEM求差法提取地形变化信息.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分辨率,可以应用在灾害评估、矿产量估计和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