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 - 1999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并且得到了GPS等现代空间测地技术的支持,但板块运动或地壳形变的驱动力源却一直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近期,在与地球自转变化资料对比时,作者吃惊地发现,地球自转日长(或...
[会议论文] 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
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地球动力环境是在区域块体汇聚为主的总背景下发生的,热力作用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可称其为热力(活动)构造环境.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7
大兴安岭北段发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由于研究区域与火山岩研究对象的不同,众多学者对火山岩期次的划分与厘定存在一些分歧,关于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问题存在争议,本文在深入的野外地质工作以及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16
萨热克巴依次级盆地位于中国境内西南天山西缘,是托云中-新生代拉分盆地西缘与东阿赖海西晚期海盆之间的中生代断陷盆地,该断陷盆地呈NE向延伸.近年来找矿勘查进展较大,在该地区发现一处大型砂砾岩型铜矿-萨热克铜矿,已...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16
本次研究主要以个旧老厂东区迎风山、羊坝底、仙人坡和干坡坡煌斑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辉石、黑云母和长石等的电子探针矿物学组成分析、锆石TIMS U-Pb年龄和黑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对比...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处于西伯利亚克拉通与华北克拉通之间,自北向南跨越了额尔古纳、兴安、松嫩三大地块.大兴安岭构造演化复杂,在古生代期间,经历了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间复杂的造山作用,表现为不同块体或...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5
本文阐述翠宏山Fe-Mo-W多金属矿床翠中矿段赋矿岩体主要有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几种岩石类型。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84.0±4.7Ma,形...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2004
应用Ar/Ar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对胶东地区典型的金矿床及含矿侵入岩共39个样品、84个单矿物(或单矿物集合体)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研究.焦家、新城和望儿山金矿与金矿化共生的绢云母Ar/Ar坪年龄为121.0±0.4Ma至119.0±0.2Ma(...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2004
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法,对侵入于江南古陆的桃江和大神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结合其他印支期岩体的Sm-Nd同位素特征,对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完全拼合的时代和界线,以及华南印支期岩体的分布特征提出初步看法.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本研究利用从布设在西天山、中天山及帕米尔地区的流动地震观测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中拾取的Pn到时资料以及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提取的Pn到时信息,对天山造山带及邻区下方上地幔顶部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进行研究,...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在青藏高原北部亚洲板块是否存在下插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机制的重要信息.本研究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75个固定台站资料的远震资料,同时计算P波和S波接收函数,通过两种接收函数的对比确定S波接收函数的稳定性和可靠...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太古宙崆岭地体保留有大量太古宙-元古宙的花岗质岩石,记录了华南扬子克拉通早期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笔者研究了崆岭地体十二块花岗质片麻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这些样品包括两块奥长花岗...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西菲律宾海盆(WPB)作为一个大而深的边缘海盆地,是菲律宾海板块(PHS)西边部分的主要构造单元(Sasaki,2014);研究中又常将其分为中央海盆和西北次海盆及南部次海盆三个子盆地(Morzowski,et al.,1982).西菲律宾海盆由于其...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蒙古高原位于壳幔发生强烈变形的中亚造山带的核心部位,在其西部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推挤,而其东部是较为开阔的太平洋俯冲带.蒙古中南部地区作为蒙古高原西部NE-SW挤压和东部W-E伸展的过渡区域,同时存在NE-SW和...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目前3D立体显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源于人眼具有立体视觉功能,可以通过大脑感知不同景深的物体,可以利用3D立体显示技术实时显示拍摄的景物。科学技术可视化是把具有三维现象的数据可视化,主要是强调把它们渲染成真实的...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的核心部位,它是由一些小克拉通、众多微陆及其间的造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现今之中国属太平洋半球,它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南为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东为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地质历史上之中国...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2015
前人利用对天山造山带的速度结构做过大量的研究,包括利用Pn波对中天山和东天山地区上地幔顶部速度与各向异性成像研究,以及使用三维体波速度成像技术对天山地区的地壳与地幔速度结构进行探讨,大量背景噪声成像方面的工...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2015
Rio Grande地堑经受过多期活动,形成了多个次级断块.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玄武岩源区由南部的岩石圈向北过渡到软流圈,表明地堑向北迁移.为探讨Rio Grande地堑的形成及演化机制,开展了多种地球物理研究.但以往研究都基于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