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中国北方(包括华北、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和讨论了主要成矿区带(长江中下游、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大兴安岭南段)及一些大型矿集区(胶东、鲁西和乌奴格吐-...
综述了近年内在全球地球动力学合作观测和研究网络框架下开展的重力场观测、频谱结构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内容涉及精密大气、海潮负荷信号检测,重力潮汐和自由核章动参数测定,海潮模型和重力固体潮模型有效性检验,重...
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A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 ±0.8Ma、125.4±1.7Ma和...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东海陆架盆地处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其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转换同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远程推挤效应有关.中生代以来,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多期俯冲及多构造体系的叠加改造,地...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鄂尔多斯盆地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区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在燕山运动主幕期间(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应力场量化研究为目标,以期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储层裂缝预测提供边界条件.通过盆地边界同构造期构造形迹应力反...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年2期
甲乌拉钢银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西坡得尔布干铜(钼)-银铅锌成矿带内大型铅锌银矿床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与火山、次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矿床;然而近期的研究显示,其成矿可能与深部细脉浸染型铜矿化有着密切的成...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中段地区早三叠世的构造背景问题,以下三叠统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等离子质谱法分别对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是一...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岩浆岩非常发育,以花岗岩类分布最为广泛,对其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对觉罗塔格地区主要的花岗岩类岩体系统开展了地质特征研究并进行了同位素精确测年,报道了区内16个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锆石LA-ICPMS...
铁氧化物-磷灰石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岩成矿时限的精确厘定,是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演化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宁芜盆地南部白象山、和睦山及中部的陶村三个大-中型...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6年6期
地球动力环境对岩浆来源和侵位机制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大规模成矿作用有密切关系.凤凰山岩体为凤凰山矿田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根据精确锆石sHRI...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2年4期
近年来,在东天山地区地质找矿不断取得突破,一系列大型、中型铜金矿床先后被发现.绝大多数铜金矿床在空间上密集分布于黄山-康古尔缝合-剪切带两侧的岛弧带内,时间上集中在石炭纪-二叠纪.金矿床包括造山型、石英脉型和...
渤海盆地中的走滑构造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认识郯庐断裂新生代的活动及地球动力学也有重要意义.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图编制,研究了渤海盆地东部走滑断裂带分布及类型,讨论了其形成动力学条件和油气地质意义...
对球粒陨石和地幔样品来讲,Ru、Rh、Pd、Os、Ir和Pt等贵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地幔样品中它们的含量实际上比球粒陨石低大约2个数量级,因此提出了核幔分离之后地球增生过程的“后增薄层”假说...
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是控制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一些区域动力学过程被认为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相关.本文目的在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并探讨其与构造动力学...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揭示了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构造控油特点.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这3个伸展-聚敛旋回的演化.塔里木盆地的...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国学者在青藏高原进行的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累计完成长约45000km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取得了许多科学数据,为探讨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隆升机制和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
前人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提出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区岩浆与成矿作用的时代为加里东期.笔者通过对该矿床的围岩、辉钼矿及其共生石英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花岗闪长斑岩锆石SHRIMP U-Pb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62±12M...
江南古陆是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花岗岩和金及金多金属矿床集中区.位于该区中段的连云山晚中生代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69.41%~75.14%)和Al2O3(13.61%~17.46%)、相对偏低的铁镁质(0.92%~3.14%)以及变化范围较大的Na2O(2...
逆冲断层叠加组合形成的冲断构造带或褶皱冲断带是地壳中一种常见的构造单元,按构造环境的不同,可分为6种基本类型.近年来对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表现在:①成因机制,地表作用过程与褶皱冲断带演化之间的动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