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尝试了离层模拟,并分别采用数值模拟与相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木架山矿区143剖面倾斜采空场处理时的地表移动与覆岩破坏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矿柱的崩落,覆岩跨度不断增加,引起的地表移动范围也不断增大,地...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年4期
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应用于山区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问题的研究。以山西阳泉矿区某矿为地质原型,制作了两个模型,分别模拟相同地层条件下山地与平地受采动影响的移动变形情况。通过对模型的观测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年12期
针对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的现状和特点,从相似原理、相似材料、边界条件、温度、湿度等方面对岩层与地表移动模拟实验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将实验误差分成了可控制的、可改正的和不可避免的三类,从理论上研究了压缩下...
对采矿引起的矿山覆岩移动特征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此为基础,就受众多因素制约的重要问题-矿山安全开采深度问题形成了几点认识与建议.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年3期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 视竖井开挖所引起的地表移动为一随机过程, 得到竖井建设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值的计算公式、计算程序. 现场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可以达到良好的预计效果.
运用随机介质法理论,研究开发出了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系统,实现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倾斜、曲率、水平位移和水平变形预测,并对预测公式进行改进,预测了大断面分部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工程实...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年z2期
针对太行山区保阜高速公路韩家庄隧道软弱围岩条件下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随机介质理论对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进行分析探讨.在该工程中,隧道穿越地段围岩岩性较差,围岩内空收敛变形量大,隧道跨度大.大跨度软弱围岩隧...
[期刊论文] 《测绘学报》1996年2期
现行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都是建立在开采工作面主断面为线性分布的基础上,因此,对于非线性分布煤层的预计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该文以随机介质理论为基础,利用曲线积分的方法建立了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公式,并且利用数值...
对岩层及地表移动规律的观测、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表明,采动覆岩层沉陷运动的不协调性造成裂隙带上部弯曲带岩体中产生大范围的离层空隙.随着工作面的推采,离层空隙周期性悬露垮断构成了上覆岩层及地表移动变形运动...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年z2期
隧道开挖必然会对地表环境产生一些影响,使地表产生沉降和水平位移等.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推导出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及岩土体移动和变形的一般公式,并对圆形断面隧道开挖进行专门研究,求得一般计算方程.由于该方程在数学上...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在关键参数的取值上反分析是最有效的手段.在双洞隧道的反分析问题上,通常认为2个隧洞的参数相同而采用双参数反分析,但这种做法不利于反映实际情况,...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22期
分析实际岩移观测资料及Knothe时间函数,提出完善、补充Knothe时间函数理论的覆岩岩性参数概念,探讨了覆岩岩性参数和时间影响参数的确定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地表及岩层的动态移动预测和三下开采设计具有理论和实...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年6期
地铁隧道开挖过程引起的地表沉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定的影响.结合青岛地铁车站开挖引起地表沉降过大的问题,首先,以该车站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Peck方法得到车站开挖引起的沉降槽宽度、地层损失率,拟合地表沉降...
[期刊论文]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5年1期
该文用PC?1500计算机计算求取了北票矿区急倾斜开采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并对北票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得出了北票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This peper uses a PC-1500 compu...
马道子铁矿位于潘家口水库脖子梁副坝东侧约160 m,铁矿开采是否会对副坝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研究区地形进行了大比例尺的测绘,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然后,采用回弹仪、点荷...
根据工程实际,采用Fuzzy数学中的Fuzzy测度理论,视采空区地表所出现的地表下沉(地表垂直移动)这一客观现象为一模糊事件,建立了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分析的Fuzzy测度理论模型,并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年16期
焦坪矿区大采深、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下沉量较小,呈现非充分的采动影响现象.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分析了本区地质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宽度、隔离煤柱尺寸、上覆岩层岩性与地表移动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岩层移动的基本...
地表移动分为初始移动过程和土体固结过程,用有限元分析了厚松散土层初始移动过程中地表土体的孔隙水压和横向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有效应力路径和横向有效应力随深度的变化;对比了初始移动结束时和土体固结后横向有效...
[期刊论文] 《矿山测量》1990年1期
阐述了我国50~80年代观测站布置情况,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节省购地费又省人、又省力的新的设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