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14年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 - 2014
近年来,有关地震应力传输及其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地震的发生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基于地震应力传输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大量的地震观测现象,包括余震的分布、地震影区、大地震的相...
[会议论文] 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6
本文探讨松潘、平武地震过去30年了。在20世纪70、80年代四川地震活跃时总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成因构成了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例如有人把强震前的地震空区与横波偏振相联系,希望通过分析S波资料发现应力场强度(也可能有...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 - 1999
根据1920年12月26日宁夏海原大地震(Ms=8.5)地震地表破裂带几何学和位移、震源机制及近代地震活动资料,提出海原大地震震源分段走滑破裂的位错模型,计算了在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大地震(Ms=8.0)发震断层的纯走滑方向...
[会议论文] 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6
本文提出了地壳岩层应变的"双向应变结构"是地震孕育与发生的共同物理机制,并得到了地震实践的普遍证实,很可能是地震规律的初步发现.如果能进一步证实地震孕育与发生的这一规律性,将可能大大促进地震物理预报这一世界...
[会议论文] 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6
在1976年6月以前,成都市没有主管地震工作的机构,甚至连代管部门也没有,成都市的地震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仅有的两个群众性地震测报点也由四川省地震办公室群众测震处直接联系.1976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发出[1976]28号...
[会议论文] 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6
本文记述了1970-1976年四川地震群测群防的兴起和发展,介绍了四川群测群防、专群结合预测预报地震的典型事例,特别对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测预报群测群防的作用作了反映.在此基础上,就这一时间四川群测群防、专群结合地...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 - 2010
中国新疆二台地震断裂带是典型的大陆内部(板内)地震活动断裂带,1931年8月11日发生过8级地震,地震断裂带及其地震遗迹保存极佳,具有极大的科学考察与科学普及价值,本文与国内外相似的断裂带作了对比研究。
[会议论文] 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 - 2009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L'Aquila)发生了Mw6.3地震.这次地震使拉奎拉这座中世纪古城遭受严重破坏,致使296人丧生,1500人受伤, 65579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约30亿欧元.本文概述了作者对拉奎拉地震灾害的考察研究情况,并...
[会议论文] 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 - 2009
为提升地震测报、地震速报、地震预警以及地震预测研发工作,以加强地震防灾工作,中央气象局执行强地动观测计划(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tion Program,TSMIP),积极建置多元化的地震观测网,包括1.实时地震网:...
[会议论文] 2009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 2009
文章在对两例典型的科学利用卫星遥感热红外数据成功开展临震预报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卫星热红外亮温异常的基本原理,并建立临震地震遥感信息模型。通过10余年试验性预报实践,说明亮温异常数据在地震短临预测中具...
[会议论文] 2009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 2009
汶川8级大地震令世界地震学家迷惑不解。它为什么没有前震?!它为什么打破了国际普遍认为的断裂滑动速率愈低,其地震危险性也愈低的理念?!它既然是古地震的原地重复又怎会产生相当于400多顺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它为什么...
[会议论文] 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 - 2009
台湾位在地震频繁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灾害性地震也经常发生。如1906年嘉义梅山地震、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及1999年集集大地震至今都在民众心中都产生无法抹灭之回忆。因此,地震防减灾是必须持续加强的...
[会议论文] 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6
马尔康地区从2004年开始出现多次4级地震活动,如何判定这次4级地震震群的性质将影响到我们对该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的认识.近年,随着数字地震观测的大力发展,利用地震波观测资料研究地震孕育,发震过程的方法得到了极大推...
[会议论文] 2008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 2008
值此“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之际,相信有不少志士仁人正在苦苦地思索:这次四川特大地震,它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有没有规律可寻?下次再有灾难来袭能不能更有准备些?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对从清朝...
[会议论文] 第六届天山地质矿产资源学术讨论会 - 2008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不断深入,非地震已从常规的区域地质调查转向寻找和发现有利勘探目标,非地震勘探方法也逐渐从2D向3D勘探过渡.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2D非地震在山前发挥的先导与辅助地震攻关的作用.在看到2D...
[会议论文] 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 - 2006
本文从洪灾—地震链和寒潮—地震链讨论了1966年邢台大震的预报问题。寒潮—地震链实际上是寒潮引起的脉动对地震的触发。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 - 2006
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按地震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其中构造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该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地震总数...
[会议论文] 2006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 2006
我们的地震小组是1995年成立的,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无论从地震预报的效果还是地震预报研究,都有了比较丰富的实例和理论基础,我们有责任即时地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本文主要介绍地震的三种预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