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 - 2008
Curvelet变换是一种新的多尺度几何分析方法,属于稀疏函数表示理论的范畴,较之小波和脊波,它能更好地解决高维函数的特征表示问题,对于曲线奇异性特征从理论上能达到最优的表示效果.将Curvelet变换用于地震数据去噪,概...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 - 2016
针对野外地震数据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受到干扰信息影响严重,信噪比低,分辨率低等特点,不利于地质数据解释及后期地质勘探,单一的降噪算法很难有效去除各种干扰信号。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Mallat 算法对地震数据进...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自50Ma以来青藏高原在欧亚碰撞的作用下迅速隆升,形成了平均海拔超过5km的青藏高原.随着欧亚碰撞的持续高原内部物质向东逃逸,而受刚性的四川盆地阻挡,其逃逸方向转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在东南方向沿红河断裂等大型走滑断...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边缘检测技术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最基本的技术,如何快速、精确地提取图像边缘信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经典算法包括边缘算子法和模板匹配法等.三维地震属性数据体及其地震属性平面图的边缘检测主要用于增...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在叠前地震记录上做好线性相干噪音衰减工作,对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尤为重要.用于压制线性相干噪音的方法与技术有很多,选取何种压制噪音的手段取决于噪声的特征,找到噪声和有效波之间的差异,应用最佳的去噪方法可以有...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正演模拟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在地球物理学中有着对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进行分析的基础的作用,并且能够为这三个环节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作为主要的正演模拟技术,波动方程时域有限差分...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油气勘探中区域岩性识别基于地震数据,井数据通常作为约束.但地震反演得出的弹性参数范围对于不同的岩性常常存在不同程度重叠,并且相对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准确性较差.贝叶斯框架下的岩性分类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自广角反射方法引入到石油勘探以来,利用大于临界角的广角反射波不仅能对高速屏蔽层以下的低速层进行成像,同时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可以使常规反射波勘探成像模糊区变得清晰.动校正是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会议论文] SPG/SEG 北京2016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2016
叠前地震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但实际勘探中由于受采集成本和采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震数据不完整或者不规则,影响地震资料成像质量。压缩感知理论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信号处理技术,根据压缩感知理论...
[会议论文] SPG/SEG 北京2016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2016
傅里叶变换是地震数据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例如地震数据去噪和插值。当用于规则缺失地震数据的插值问题时,傅里叶频谱会出现假频现象。我们使用极坐标傅里叶变换来解决假频问题。我们首先利用极坐标傅里叶频谱来得到...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传统的地震采集方式中,相邻震源之间往往有一个较大的时间间隔,以免造成地震记录之间的相互干扰,但是这样就会降低采集的效率,增加施工的周期.通常通过增大震源之间的间距来提高采集的效率,这样会降低地震测量参数(如炮...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地震波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的许多环节都要用到速度.速度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地震成像的质量和最终解释结果的可信度.但在复杂地质环境中,准确地确定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仍然是...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地震分频解释技术是在一定时窗内通过频谱分解来研究薄层变化,利用不同频率对不同尺度地质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响应特征认识地质体,从而进行沉积相解释以及砂体解释的一种有效技术.本文提出采用地层切片的方法,进行不同时...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近几年被广泛用于计算机图像复原、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低秩矩阵或者张量(Tensor)补全方法被引入到地震数据重建领域中.在张量补全方法方面,Kreimer和Sacchi率先提出高阶SVD方法(High Order SVD,HOSVD)来...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识别薄层砂体厚度和深度的方法,零值振幅切片法.首先,建立一个地震地质模型,说明零值时间的概念;然后,利用模型数据说明从一系列连续切片中识别零值时间切片,以及用它们来估计薄层的厚度和深度的方法...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多参数全波形反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地震数据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不同使得不同参数在反演过程中相互耦合,增加了反演的非线性程度。反演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多参数全波形反演的非线性,然而,反演策略并不能从根...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
油气地质实验室在过去几十年勘探历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属于地化、储层、油气流体等领域,这些数据在空间上基本是离散的.另一方面,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和大面积连片处理解释已成为油气勘探工作的趋势,从三维...
[会议论文] 第十一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 - 2015
在浅海情况下,由于激发点距离海底较近,近偏移距端一次反射波和直达波、折射波会产生严重干涉,并且由于拖缆施工的接收方式,必然会导致部分近偏移距数据缺失,对下一步多次波预测和压制带来困难。因此高质量重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