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的新资料,对大别山造山带研究中诸如蛇绿混杂岩、碰撞时代、超高压变质岩与围岩的关系、俯冲极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证,指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是中朝陆块与扬子陆块间碰撞造山的产物.在...
锆石是U-Pb计时的首选对象, 对于地质历史复杂的变质岩地区, 如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年代学研究,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变质岩中锆石经历了Pb的扩散丢失作用; 晶格损伤导致的蜕晶化作用; 增生-混合作用和重结晶作用。这些...
在已知的超高压变质地体中, 大别山是碰撞后花岗岩类侵入作用最为强烈的唯一地区. 这里,中生代的钾玄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的侵入岩,可以依其年龄和组成特征划分为3组.第I 组,主要由晚三叠世(约210Ma) 二长闪长岩-辉...
本文通过岩石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大别山(主要是张家咀地区)燕山期的花岗岩类进行了分类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大别山燕山期存在两类花岗岩,一类为重稀土元素(HREE)和Y强烈亏损(Sr/Y≥40.0,La/Yb≥40.0,Yb≤1.90μg...
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SE角闪岩相...
本文报道大别山安徽省岳西县碧溪岭深色榴辉岩和片麻状花岗质岩石的锆石SHRIMP分析结果.深色榴辉岩的原岩为基性凝灰岩,锆石在岩石中主要产于石英、石榴子石和绿辉石内,为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内部主体形成年龄约...
西大别地区定远组由浅变质的酸性火山岩(流纹岩和流纹质凝灰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二者在空间上互层产出,具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系组合特征,为认识南秦岭-大别造山带及扬子陆块北缘前寒武纪物质组成和地质演化提供了极佳...
皇城山银矿床是西大别山地区代表性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受陈棚组火山机构的枝叉状裂隙构造控制.目前人们对该矿床成因、成矿时间和构造环境的理解尚不深刻,因此对相关火山岩进行了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测...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新县岩体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上,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探讨有助于加深对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为74.94%~78.16%,K2 O 含量为...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2年5期
报道了对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带河南罗山熊店和湖北英山蜜蜂尖两地榴辉岩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原位(in-situ)定年结果.英山超高压榴辉岩年龄有4组:(773±20) Ma,(730±16) Ma,(461±7) Ma和(262±6) Ma,其中以(461±7) Ma占绝...
大别-苏鲁造山带不同岩片(块)经历了不同的褶皱变形.榴辉岩块(或透镜体)和硬玉石英岩片经历了高压-超高压背景下的两幕褶皱变形之后,在区域性第一幕变形期间主要发生透镜化为主,后期与围岩共同经历紧闭同斜第二幕褶皱....
SHRIMP锆石U-Pb定年表明大别山北淮阳带古碑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25±3Ma,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属晚侏罗世岩体.古碑花岗闪长岩的SiO2为61%~63%,K2O为3%~3.7t%,Al2O3>15%,Mg#[100×Mg2+/(Mg2++FeT)]为45~49,具有准铝质(A/...
对南大别双河超高压岩板榴辉岩中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喇曼光谱、U-Pb和氧同位素离子探针微区分析.发现大部分锆石具有核边结构,其核和边有明显不同的U,Th,Pb含量、Th/U比、206Pb/238U年龄和δ18O值.锆石边部具有变质锆...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5年1期
在"罗田穹隆"中发现了下地壳俯冲成因榴辉岩.榴辉岩呈透镜状或板状产于含石榴子石条带状片麻岩中.新鲜的榴辉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等组成,含少量退变质的角闪石、斜长石、紫苏辉石、透辉石、(钛)磁铁矿和石...
早期的研究显示大别山东段(安徽部分)出露的榴辉岩均为中温榴辉岩,并没有其他类型榴辉岩存在.本研究通过对桐城地区雷庄附近的榴辉岩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矿物成分化学以及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地区榴辉岩为低温高压榴辉...
对大别山中生代主簿源、天柱山和团岭中酸性岩浆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全岩和单矿物的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富钾的中酸性侵入岩表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P和Ti)负异常...
本文对大别山下地壳岩石的主要组成及其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首次报道了作者等最近在罗田穹隆中发现的镁铁质下地壳岩石俯冲变质成因的榴辉岩及其有关片麻岩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最新研究...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的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观察.绿辉石中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含量可达~2000ppm(H2Owt.).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在露头尺度(~150km)上是...
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是大陆碰撞造山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别造山带天柱山燕山期中酸性岩进行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放射成因同位素、单矿物氧同位素分析,指示这些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