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
[期刊论文]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3期
讨论了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的概念,分析了地表位移值作为构造应力场反演的约束条件的合理性,以及介质参数对构造应力场结果的影响.,In this paper,the concept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verse with geodetic da...
构造应力场 反演 数值模拟 位移约束 介质参数/分类号P227 P5421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概念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属于数值模拟方法中的一种 即用大地测量观测值及其函数值 作为一种边界约束的大地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固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假设 可得大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年3期
介绍了月球大地测量(Selenodesy)的定义和方法.月球大地测量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靠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可以考虑3个方面:一是在月球上给出一个有确定定义的坐标参...
简要介绍2008年7月1日启用的中国地心坐标系统2000 (CGCS 2000)的定义及其采用的大地测量基本常数,并对CGCS 2000的坐标框架进行了评述:它应该是高精度,涵盖全部陆海国土,动态,具有方便用户的密度和分布,它由全球导航卫...
主要介绍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的情况.第一部分论述了月球大地测量(Selenodesy)的定义和方法.月球大地测量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靠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可以考...
测绘学科已完成由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转变过程,现在正在向信息化测绘新阶段转化与跨越.本文综述了测绘学科及其下的五个子学科(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工程测量学和海洋测绘...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于2005年8月22~26日在澳大利亚凯尔斯(Cairns)召开.会议名称为"动力行星2005"(Dynamic Planet 2005).会议就有关完善全球和地区性地面坐标参考框架、卫星重力测量在确定地球重力场时空分...
就中国建立现代大地测量平面基准而言,目前主要焦点在于是否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也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这一坐标系更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 在必要性方面重点讨论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大地坐标系统和大...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2003年7月在日本札晃举行了近8天的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会中关于我国近邻国家大地基准现代化,低轨卫星(LEO)解算地球重力场的新方法--,及GPS数据处理方法的新进展等进行扼要介绍.一直作为全球的大...
主要介绍了卫星测高原理,测高卫星及应用的发展概况,以及卫星测高数据在大地测量学、海洋学和海洋测绘中的应用,旨在以简略的篇幅给读者勾勒出卫星测高的一个概貌.
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破裂过程,迄今为止用不同资料、不同方法和模型得到的同震破裂发布具有很大差异.我们采用地震前后GPS和InsAR观测数据得到的同震位移反演该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检验各种可能的...
领海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空间基准和位置服务应该覆盖陆地和海洋.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2000国家重力基准为代表,我国已在陆地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地测量基准.然而,现有国家空间基准和重力基准未能有效覆盖海...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剧烈,地质灾害呈现频发态势,精密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其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地质灾害特点和监测方法,并对InSAR、LiDAR、高分遥感和GNSS 4种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
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已在地球变化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综合大地测量各类观测数据,以及地质、地震等资料,开展区域地质环境稳定性大地测量监测和评价的方法.以环渤海区域和川滇区域为例,分别针对...
为支持国际VLBI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国VLBI网(CVN)软件相关处理机完成了功能、性能升级,提高了信噪比,实现了以国际测地通用Mk4格式数据输出结果,可以直接被VLBI通用测地后处理软件用于时延数据解算.本文通过与国外软件...
[期刊论文] 《测绘通报》1991年5期
五十年代,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就开始着手建立1954北京坐标系和全国天文大地网;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和国家第一期高精度水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年1期
评述了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物理构造与海洋动力学,以及大陆、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改善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包括精度和空间解析度)是非常重要的.IUGG等国际组...
从经典边值问题理论及球谐函数理论出发,在空域推导获得了由大地水准面高以及垂线偏差计算扰动重力的解析计算公式,为利用卫星测高数据反演海洋扰动重力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全球海洋区域和局部海洋区域的扰动重力反演...
[期刊论文] 《测绘学报》1981年4期
这次会议于1981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西德慕尼黑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214名学者,其中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H.Moritz,名誉主席A.Marussi和T.J.Kukamaki,第一副主席P.Angus-Leppan,第三副主席R.Sigl,秘书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