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逐渐常态化之下,联防联控治理的新模式已成为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措施.利用2015年冬季(2015年11月8日—2016年1月20日)、2016年冬季(2016年11月8日—2017年1月20日)安徽省16个城市...
沙溪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A12O3、Sr、Sr/Y、La/Yb,低Y、Yb,Sr正异常,Eu弱负异常一正异常,表现出与adakite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庐枞火山盆地双庙组粗面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Nd-Sr同位素组成类似.研究表明:(1)沙溪侵...
庐枞中生代火山岩产于下扬子断裂坳陷带的继承式火山盆地中,主要为一套以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安粗岩粗面岩为主体的偏碱质中基性岩石组合.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Pb)和贫高场...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1期
安徽省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过渡性气候特征明显.地形处于中国东部第三梯级内,区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化.基岩山区山丘破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密集,形成深谷陡崖地貌景观;平原区岗坡、洼地地形突出;淮河、...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年5期
以30 m STRM1-DE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思想,从多元地形因子提取、多尺度对象分割和对象分类规则等方面构建了双层次多尺度地貌类型划分方法,实现了安徽省平原、台地、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和大起伏山地6...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年7期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存在的空间异质性可以造成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安徽省各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土地利用和夜间灯光数据,揭示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空间分异特征,并划分各区县的管控类型,提出各类型的国土空间发展策...
区域旱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是科学揭示旱灾风险系统要素相互作用与演变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可为制定区域旱灾风险防控措施、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为系统描述区域旱灾风险系统包含的随机性、模糊性及未确...
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重要商品粮食基地,因受自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旱灾频发.论文基于MOD16产品,利用作物缺水指数CWSI,结合气象数据和MOD13数据,分析2000-2014年安徽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论...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年5期
农村发展已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安徽省江淮地区6个市辖区、30个县(县级市)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居住条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年2期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人口—经济—空间—环境”城镇化内涵,通过构建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熵值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61个县域单元2000-2013年4个时间断面县域城镇化人口、经济...
基于安徽省80个气象站的月值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R/S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5 a安徽省气候呈现明显的暖化趋势,年均气温及春、...
通过生成遗址点的Thiessen多边形,结合应用小多边形的概念及理论,综合分析了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聚集状况以及该地区在石山子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状况、生存环境及交通等特征.结果...
基于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以安徽省为例,综合利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GIS趋势面分析及空间统计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后安徽省城镇化效率总体上呈...
依据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生物免疫系统的相似性,利用安徽省统计资料数据,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物免疫模型研究了2005—2014年安徽省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压力的变化趋势,并判断城市化发展...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年1期
为了探索安徽省用水驱动因素,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安徽省2011-2014年用水变化驱动效应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GeoDA095i与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用水驱动效应空间关联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基于因素分解方法,对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年6期
通过对人均生态承载力内涵的扩展,提出了生态承载系数的概念。从多个时间断面出发,计算2001—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并选取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SO2排放和COD排放4个评价因子,构建基于人均生态承...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年2期
同一行政主体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空间演进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多省份间的地域分工、产业协作、制度联合及跨省域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决策指导意义.该文应用数理统计和空间探索性分析,对2000-2011年安徽省际边缘区县域经...
[期刊论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年6期
利用GIS技术,基于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安徽省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变化范围广,几乎遍及全省各个角落;西部和南部山区其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中部、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