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高压物理学报》2013年6期
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3D断裂力学软件ZENCRACK,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霍普金森压杆测试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建立了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包括整个实验装置(子弹、入射杆、试样和支...
区域应力与局部应力方向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把区域应力方向当作局部构造应力方向.根据力学分解特征,提出了用区域主应力方向沿构造等高线进行分解以求取局部应力方向的方法.根据北部湾盆地内目的层的构造等高线,用该方...
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自承式架空钢管道是常用的结构形式.从管道外形看,有平直形钢管、圆弧形钢管和折线形钢管.工程实践中以平直形、圆弧形钢管居多.详细讨论了平直形和圆弧形架空钢管道的受力特性及设计中应注意...
[期刊论文] 《工程力学》2003年4期
实际工程中的结构件往往具有多个不确定因素,包括材料、几何、载荷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构件的局部应力应变响应和疲劳寿命响应具有随机性.因此对低周疲劳分析中的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了概率分析.通过基本随机变量将诺...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年5期
在地下洞室稳定分析中,洞室横截面关键部位岩壁上的围岩应力状态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由地应力测量和计算分析得到.但地应力测量费工费时,尤其在高地应力地区地应力测量比较困难,不易获得可靠的地应力实测资料,因此在地下...
[期刊论文] 《工程力学》2000年4期
由于轴线间的角向不对中,联轴器旋转时膜片中产生交变应力,引起疲劳问题.使用中需要考虑其疲劳寿命.该文对六孔圆环形和束腰形膜片,利用有限元方法和薄板弯曲理论建立膜片应力计算模型.引入改进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建立计...
[期刊论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3期
空穴萌生是材料微观延性损伤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一般地,空穴萌生的主要机理是材料内部第二相粒子与基体界面的分离和粒子本身的断裂. 在材料内部的粒子处形成空穴的临界条件包括临界局部应变能准则、正应力准则和临界...
[期刊论文] 《航空学报》1990年4期
该文将微动疲劳破坏分为微动应力集中破坏和接触磨蚀破坏,通过建立两表面接触的简化计算模型得到了微动应力集中系数K_t的表达式,,并导出了适用于薄板小试件的微动疲劳寿命估算公式.最后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给...
[期刊论文] 《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2期
为在弹塑性状态下计算孔边局部应力,该文基于能量法则,推导出计算孔边局部应力的方法.该文的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度较修正诺伯法计算结果要高,文中附有涡轮盘偏心孔的计算实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A new method bas...
[期刊论文] 《固体力学学报》2015年s1期
本文基于哈密顿变分原理和非局部连续介质弹性理论,建立了新型非局部铁木辛柯梁模型(ANT),推导了碳纳米管的ANT弯曲平衡方程以及两端简支梁、悬臂梁和简直-固定梁的边界条件表达式,分析了剪切变形效应和非局部微观尺度...
[期刊论文] 《半导体学报》1983年6期
报道了对a-Si:(Cl,H)与a-Si:H薄膜的ESR比较研究的结果.在a-Si:(Cl,H)中除g=2.005信号外未发现新的自旋信号,说明Cl原子上没有未配对电子;也没有发现在g=2.005附近有超精细结构,峰宽也无显著变化,说明Cl原子不在悬键附...
用有限元法模拟桩腿、楔块和固桩架平台结构的物理特性,通过计算得到楔块处桩腿的局部应力的分布,为桩腿的局部强度分析提供了依据.
[期刊论文] 《机械强度》2011年4期
提出预测缺口构件疲劳寿命的多轴局部应力应变法.采用Armstrong-Frederick (A-F)类循环塑性理论,描述具有非Masing特性的16MnR材料的循环塑性行为.结合A-F类循环塑性模型和增量式Neuber法,分析比例和非比例加载下缺口根...
[期刊论文] 《应用数学和力学》2010年1期
该文成功地解答了3个关于非局部应力理论用于纳米梁的问题:(I)在绝大多数研究中,非局部效应增加导致纳米结构体刚度下降,其现象表现为弯曲挠度增加,固有频率减少,屈曲载荷下降,但为什么ERINGEN的非局部弹性理论给出了完...
[期刊论文] 《机械强度》2008年5期
利用非局部应力测度,建立一种新的非局部损伤模型.首先,提出一个以应变与损伤参量为非局部独立变量的自由能泛函,并由热力学定律,推导非局部弹性损伤本构方程及损伤演化方程.然后,通过二次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一个描述损...
[期刊论文] 《机械设计》2008年2期
通过材料疲劳寿命方程回归、有限元计算,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了螺栓试样疲劳寿命,螺栓试样疲劳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及螺栓接触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期刊论文] 《机械强度》2004年z1期
采用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复杂载荷下结构或构件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最定.通过实验研究不同转换因子和不同半径对SMITH损伤参量的影响.借助于光滑试件和缺口件的对比实验结果,提出确定弹塑性疲劳缺口系数的方法.采用此方...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2013年31期
在最近几年里,非常规页岩气和页岩油勘探已经进入公众的视线里,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些新的成藏是地球物理学许多新发展的催化剂,尤其是新地震属性的应用。近来,三维地震数据和地震属性技术已经在断层、裂缝方位和密度、...
[期刊论文] 《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2期
分析了A633D钢焊接接头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特性,进行了疲劳特性和静态拉伸实验,得到了该材料的静力参数,常规机械性能,焊接接头的循环σ-ε曲线以及焊接接头的应变寿命曲线.将局部应力-应变法用于该材料的10M3斗杆的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