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钻孔应变观测仪的目的是观测钻孔应变的非潮汐变化,了解地层的应变和应力变化,探索非潮汐异常变化与地震前兆的关系。用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值中的非潮汐变化计算地层应变和应力变化是多解的。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和...
地震发生时的动态应变场,在研究地震触发、地震破裂、地面破坏、水文和岩浆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意义.地震的应变张量观测和现有的惯性地震仪观测的物理量不同.前者可以直接记录到地震发生时震源辐射的应变(应力)波...
通过对武都应变台多年应变资料的处理分析后发现,在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武都台应变有显著的前兆异常变化,它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有很高的相似度.昆仑山口西地震和汶川地震前都有“α-β-γ”形变阶段,在...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z1期
提出了单轴压缩的岩样在受到剪切破坏条件下的全部变形特征,即轴向、侧向、环向、体积应变及峰后泊松比的解析式.弹性应变采用虎克定律描述;塑性应变依赖于局部化带尺寸,由梯度塑性理论确定.在弹性及应变软化阶段,由于...
该文是作者在山西省忻州市“钻孔应变培训班”上的讲话手稿.通过整理,尽可能地保留了讲话的口语和漫谈式、发散式的叙述方法.主要从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特点入手,重点对元件的读数变化给出面应变和剪应变的变化分析,用...
之前的观测实验证明,YRY-4型四元件钻孔应变仪不仅可用于长周期变化观测,也可用于短周期的地震波记录.因为它与传统地震仪的观测对象不同,前者是张量,后者是矢量,所以能获得新的信息.在忻州开展的应变地震波观测实验,是...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年3期
对三峡重庆地区6个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利用其增量观测数据进行相对标定,得到各站点测区的应变参数,并分析测区相对应变特征.结果表明,6个站点的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是可靠的,其中1个站点测区面应变呈现张性...
我们率先用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球自由振荡.泰安地震台有差应变和体应变两种钻孔应变观测仪器,都观测到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体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球型振荡,而差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
[期刊论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年5期
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是褶皱-冲断带重要的构造样式和圈闭类型,通过研究构造变形几何特征与应变分布规律可探讨其成因机制.采用修正的满足速度连续性和应变相容性的三角剪切带速度分布模型,使用柯西方程计算三角剪切带...
为了解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绿片岩的流变力学特性,采用岩石全自动流变伺服仪对绿片岩进行了三轴压缩流变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绿片岩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轴向应变以及侧向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流变特性对岩石...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年1期
分析TJ-2型钻孔应变仪记录与测震仪记录的结果表明:该应变仪对于100 Hz的采样率有良好的频率响应,能够记录完整的地震波;从近震到极远震,其频响范围与测震仪基本一致,且频响的变化一致性很好,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应变...
近20多年来国内垂直应变领域一直无人涉及.垂直应变量的获取可将应变固体潮从平面应变观测提升到三维空间应变观测.本文说明了垂直应变观测的必要性,建立了垂直应变观测系统的原始模型,并提出了研制的难点和理论上的解...
[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5期
从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基本原理式的分析出发,可知首先得到的物理量是岩石面应变和切应变及主应变的方位角,然后得到的最大、最小主应变是间接结果,建议多使用面应变和切应变的表示方法.由此说明当下需要重视灵敏系数A、B...
为了探究巴库煤矿Ⅵ煤二分层开采顶板覆岩的渗透特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裂隙型软岩(泥岩)和硬岩(中砂岩)两种试样进行了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对比试验,得出了主应力差-轴应变变化规律和渗透率-轴...
中国是最早开始以地震预测为目标的钻孔应变观测的国家之一.YRY-4四分量应变仪等中国自行研制的应变仪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分辨率可达10-10量级,且可以稳定工作.为了捕捉构造应力变化的信号以及探讨它们与地震活动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丹地应力监测台站的概况,用多种方法对该台站安装的TYB-2000A体应变仪在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记录的174次肘Ms4.0~Ms8.6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其中汶川地震及余震共85次,并与其他台站记录的地震资...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年z2期
在土层中开展钻孔应变观测实验是地球动力学以及地震预报研究的需要.能否观测到固体潮对该实验的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土层与岩层的主要区别是其疏松性.由此造成的压密永久变形问题,可以通过在适当深处以下安装探头来解...
区域显微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形机制已经成为造山带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模型的重要约束.对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带15个定向构造样品显微薄片的研究表明:弧形带以中-浅层共轴挤压同变形-变质作用为主,形成残缕构造、...
宁夏海原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相对标定结果显示,标定后分量1、分量3之和与分量2、分量4之和的资料相关性显著增强,标准差明显减小,更加满足四分量应变仪的校核条件,表明该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是可靠的.将各分量应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