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生论坛 - 2006
[会议论文] 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生论坛 - 2006
[会议论文] 面向基层心率失常的规范化及心血管疑难重症专题会议 - 2014
心肌梗死(MI)并发心律失常十分常见.MI急性期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MI,大多能自愈,少数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急性MI(AMI)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复杂,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可改善预后,不推荐除β...
[会议论文] 第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2013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AMI患者120例,根据其血清Lp(a)水平分成3组:A组40例,Lp(a)306 mg/L.比较各组Lp(a)、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Killip≥Ⅲ级患者的比率.结果...
[会议论文] 全国疑难急诊心电图学和心律失常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2013) - 2013
心肌梗死(MI)并发心律失常十分常见.MI急性期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MI,大多能自愈,少数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急性MI(AMI)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复杂,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可改善预后,不推荐除β...
[会议论文] 第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2013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AMI患者120例,根据其血清Lp(a)水平分成3组:A组40例,Lp(a)306mg/L.比较各组Lp(a)、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Killip≥Ⅲ级患者的比率.结果 ...
[会议论文] 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 - 2012
心肌梗死(MI)并发心律失常十分常见.MI急性期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MI,大多能自愈,少数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急性MI(AMI)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复杂,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可改善预后,不推荐除β...
[会议论文] 第三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2012中国宁夏国际心脏大血管外科研讨会、第三届西北五省区胸心血管外科年会 - 2012
心肌梗死(心梗)后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梗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约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1%~2%.由于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极差,虽然外科手术风险较大,病死率较高,但手术仍为治疗该疾病的最佳方法.我科近期收治2例室间隔穿...
[会议论文] 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暨广西心脏节律论坛(2011) - 2011
心肌梗死(MI)并发心律失常十分常见.MI急性期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MI,大多能自愈,少数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急性MI(AMI)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复杂,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可改善预后,不推荐除β...
[会议论文] 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 2010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家兔心肌梗死模型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水凝胶复合物原位注射前后局部心功能变化,观察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方法将100 UrhEPO:1 mlα环糊精溶液与1ml葡聚...
[会议论文] 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 - 2009
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准确、客观的鉴定心肌梗死,阐明心肌梗死的化学分子结构变化,对确认心源性猝死,解决法医学实践中有关猝死的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拟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面扫描成像技术...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 - 2008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冠脉结扎所致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犬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描记心外膜电图,计算心肌缺血程度.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法测定...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 - 2004
作者针对重视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与服务系统的研究,论述了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全新的五环服务系统体系的优势.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 - 2004
研究心肌梗死(MI)者及其同胞的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多态性,评价他们之间的关系.对MI患者65例,MI患者的健康同胞141例,健康对照者47例,分别检测其血脂(TC、LDL-C、HDL-C和TC)水平及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 - 2004
建立中国汉族人群纤维连接蛋白(FN1)基因第24内含子的Taq Ⅰb位点和第26内含子MspⅠ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背景,改良MspⅠ位点基因分型的方法,并探讨FN1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会议论文]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 2003
对1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42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对比.发现糖尿病组合并心衰、心源性休克及脑血管病及肺部感染高于非糖尿病组,再发梗塞及心功能差者多、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
[会议论文] 第6届中国医师协会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暨国际检验与临床高峰论坛 - 2011
目的 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甘油三酯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WHO诊断标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组(AMI)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 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 35例,高脂组30例和正常组(N...
[会议论文] 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 - 2009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坏死,坏死的心肌细胞被纤维细胞所替代,丧失了收缩功能,最后导致不可逆的心室重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在动物实验和I期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