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多项流学术会议 - 2008
在由球径为8mm颗粒组成的孔隙流道内对空气/水两相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可将孔隙流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划分为泡状流、泡状-弹状混合流、弹状流、弹状-环状混合流和环状流五种流型,修正后的Tung/Dhir流型转变模...
[会议论文] - 2014
在带矩形块纵向涡发生器的窄间隙矩形通道内对汽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纵向涡使两相摩擦压降比光通道增加了4.0%~50.6%.这主要是因为纵向涡使汽泡交混加强,同时对流动边界层的削薄和破坏也造成流...
[会议论文] 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 - 2012
在带矩形块纵向涡发生器的窄间隙矩形通道内对汽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 表明,纵向涡使两相摩擦压降比光通道增加了4.0%~50.6%。这主要是因为纵向涡使汽泡交混加强, 同时对流动边界层的削薄和破坏也造...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项流2009年学术会议 - 2009
对高压高质量流速条件下立式螺旋管内汽液两相流的摩擦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壁面热负荷对两相摩擦阻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质量流速对摩擦阻力有一定的影响;压力和干度 是影响两相摩擦阻力的主要因素.根据...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8
为了得到适用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冷却条件下的摩擦压降计算关系式,本文在1bar~2.5bar的条件下,对冷却介质两相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M方法误差很大,无法合理预测汽轮发电机蒸发冷却条件下的两相流摩擦压降.根...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8
采用VOF模型对水在单微通道内的核沸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阐述了粗糙元对核沸腾和摩擦压降的影响.该模拟方法和结果对于揭示微通道两相流动与热交换机理提供了一些参考.
[会议论文]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 2006
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1.0~6.0MPa的压力范围内对大宽高比(1.0*60mm,1.8*60mm,2.5*60mm)矩形窄缝通道内水的两相沸腾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采用均相流和分相流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到了相应的修正经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