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现于辽宁省西部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的一小型翼手龙类骨架, 建立一新种:谷氏中国翼龙Sinopterus gui sp. nov..它的吻端直而尖锐, 其下颌发育一明显的脊突.肱骨的三角脊发育, 其末端没有扩展, 呈四边形.翼掌骨的长度...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年5期
报道了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玛纳斯及白杨河中侏罗世西山窑组(J2x)银杏类楔拜拉属的一个新种--准噶尔楔拜拉(Sphenobaiera junggarensis sp. nov.)的首次发现.该新种以表皮构造为双面气孔式、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密...
[期刊论文] 《海洋与湖沼》1992年1期
于1983-1986年先后在福建沿岸采集爬管藻标本,进行分类研究.根据有限枝节片数目、囊果的着生位置以及围轴细胞数目等形态特征,发现其中两种标本与已知种的特征不同:一种是囊果位置不定,着生在有限枝基部第4(3)节片以上...
内蒙古达茂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巴特敖包地区志留纪、泥盆纪碳酸岩相地层发育,本区珊瑚、腕足类、层孔虫等底栖大化石的研究工作已有一定基础.但志留纪、泥盆纪地层在时代确定和对比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用主导化石...
南雄群及其介形类化石在我国晚白垩世非海相地层划分对比中占重要地位,主田和杨梅坑剖面主田组和浈水组中有270个样品含介形类化石,计有23属(2亚属)99种(12新种).南雄群介形类动物群是以Talicypridea,Cypridea,Nanxion...
本文首次描述了滇西保山卧牛寺组及永德丁家寨组的Rabeignathus牙形刺动物群,其中2个新种:Rabeignathus yunnanensis sp.nov.,R.ritterianus sp.nov.,并划分出3个牙形刺带,进一步确定了古生物地层工作者争论已久的卧牛...
[期刊论文]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9年6期
记述了采自九龙江口桡足类 1 个新种——沈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sheni Guo &Wang,sp.nov.),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拍照、绘图和描述.形态上,新种头部钝尖,雌性胸部后侧角内缘乳状突起明显、生殖厣末端突起呈长倒刺...
[期刊论文]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9年6期
记述了采自九龙江口桡足类1个新种——沈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sheni Guo&Wang,sp.nov.),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拍照、绘图和描述.形态上,新种头部钝尖,雌性胸部后侧角内缘乳状突起明显、生殖厣末端突起呈长倒刺状、...
本文对我国沿海岸采集的褐藻门(Phaeopyta)短毛藻科(Elachistaceae)短毛藻属(Elachista Duby)海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2个新种, 即长海短毛藻E. changhaiensis Luan et Ding sp.nov.和暗色短毛藻E.fusca Luan et Din...
报道了中国碱蓬属植物一新种——垦利碱蓬Suaeda kenliensis J.W.Xing sp.nov..该种与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 (R.Br.) Moq. 相近, 但系一年生, 种子具圆盘状和卵形两种形状, 直径约2~3 mm, 叶长可达5~7 cm, 无不定...
作者利用形态解剖和扫描电镜方法对采自新疆五家渠市琥珀螺科(Succineidae)一未知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该种贝壳长卵圆形, 黄棕色, 壳质薄, 半透明, 中等大小, 壳高12.56~15.10 mm, 壳宽6.48~7.72 mm, 有2.8~3.1个...
探讨并殖吸虫螺类宿主自然资源.发现采自福建北部的沼蜷属螺Paludomus一新种, 命名为闽北沼蜷.参照《医学贝类学》和相关文献进行形态描述.正模(FJ6135)壳高18.15 mm, 壳宽 13.46 mm, 壳口高14.05 mm, 壳口宽8.04 mm.产...
20112012年间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藻类标本进行采集及观察鉴定.研究发现,该区域鼓藻类植物生物多样性较高,共观察到90个分类单位.研究过程中发现宽带鼓藻属的一个新种——Pleurotaenium parvulum Li,Fan&Wei.该物...
记述了辽宁朝阳大平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湖相地层中发现的会鸟化石一新种,窄脊会鸟(Sapeornis angustis sp.nov.).尽管新种正型标本属于-亚成年个体,但除个体较小外,还在许多特征上很容易与属型种(朝阳会鸟)相区别.例如...
笔者对福建省闽江口、长乐市梅花镇海区滩涂的一种蛏进行研究,发现该种的壳长与壳高比、精子细胞形态、遗传基因(另做报道)等方面有别于缢蛏.新种的贝壳壳长与壳高比值较缢蛏大,生活水域的比重较缢蛏低.精子细胞核外缘...
中国更新世兔属(Lepus)化石较为丰富,尤其是周口店各化石地点产出了大量的标本.但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对现生骨骼标本的研究与对比,分类位置混乱或仅鉴定为未定种.详细观察研究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保存的现生兔属8种的...
本文报道厦门岛东南海滩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单宫线虫目希阿利线虫科新种--厦门吻腔线虫(Rhynchonema xiamenensis sp.nov.),对新种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期刊论文]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年3期
利用长PCR扩增漳州西施舌线粒体DNA(ZZ-mtDNA),用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线粒体基因组DNA全序列,研究其基因组特点.结合双壳类49个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基因间核苷酸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漳州...
在整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玉螺科标本时,经形态分类和齿舌解剖学研究,发现了属于玉螺科的2个新种,即:马氏玉螺Natica maxiutongi sp.nov.和南海窦螺Sinum nanhaiensis sp.nov..两新种均分布于南中国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