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烃源岩与储集层的纵向位置关系,将岩性-地层油气藏划分为源下、源内和源上3种类型.基于流体势构成特征分析,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剖析了不同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烃源岩与储集层之间的压能、势能关系,分别研究构成流体...
以松辽盆地南部为研究区,基于物质平衡法对源岩的排烃强度进行定量评价,利用PetroMod软件的超压模块对源岩内超压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源岩排烃强度与残余有机碳含量及超压的关系,根据拐点确定出岩石排烃量2 mg/g、残余有...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
综合运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储集物性、微观孔喉分布及不同尺度孔喉对储层物性的贡献等特征进行精细表征,并分析...
以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致密层密闭取心井30块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压压汞实验和氦气测定孔隙度,以及含油饱和度数据分析,确定其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及流动孔隙度控制因素.将油藏条件毛管压力与...
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储层是由孔、缝、洞构成的多孔介质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层物性在空间上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在勘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弄清楚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年2期
通过片钠铝石自生矿物的时空分布、产状和含片钠铝石砂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研究,揭示了松辽盆地南部红岗背斜CO2大规模渗漏的岩石学记录.在红岗背斜,片钠铝石主要分布于白垩系青山口组,其次为泉头组和姚家组.绝大部分...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年6期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发育2套火山岩,分布在下白垩统营城组下部和上侏罗统火石岭组中上部.东岭地区营城组为酸性岩,岩相以爆发相为主,占73%;火石岭组为中基性岩,可分为上下两段,岩相以喷溢相为主(上段占67%,下段占59%).酸性...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年3期
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为核心,在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高台子油层现今流体势进行计算和古流体势恢复.结果表明:高台子油层古-今流体势在大安凹陷-长岭凹陷一带始终为一个高势带;高流体势带构...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年4期
应用生物标记化合物m/z191萜烷、藿烷系列和m/z217甾烷系列进行了油源对比,证实下白垩统姚家组葡萄花油层油气来源于上覆地层嫩江组一段,嫩一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裂运移到该油层.属于上生下储的组合型式,断裂是油...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哈尔金气藏(营城组)是烃类(CH4)与CO2混合气藏.对哈尔金混合气藏成因、气源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表明,该混合气藏是烃类先于CO2注入,气藏定型于新近纪,属晚期成藏.根据天然气在气藏中浮力与毛细管力平衡...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年2期
龙深1井是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井,其深层层位归属问题是英台断陷资源评价和储量预测的关键.利用岩电特征、井间对比、孢粉化石组合分析、井震结合等综合确定了龙深1井的深层地层分层,认识如下:龙...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年3期
盆地沉降史和埋藏史分析是油气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松辽盆地南部测井资料,在地层剥蚀量计算的基础上,开展了沉积速率、沉降速率和埋藏史研究.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模拟结果表明: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最...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三维地震和钻探资料,分析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该地区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其中北东向的中央断裂带是具有左行走滑性质的基底主断裂,控制北北西和北西向次级断层发育.中央...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年4期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层序地层分析揭示,青二段顶至青三段底及嫩一、二段为湖城范围最广的两个时期,分别与两个二级旋回的凝缩段(CS1、CS2)相当,也是松辽盆地南部两套区域性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发育的...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年2期
通过对晚白垩世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的综合研究,从基底构造、古地理位置、地层产状和厚度、钻井和地震资料特征及构造发育情况等方面表明,该区在青山口组-嫩江组坳陷期发育侵蚀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构造坡折带.由于...
油气系统划分是油气系统特征描述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明确油气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一个盆地有几套成熟烃源岩就有几个油气系统的划分原则,根据松辽盆地南部有效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油气分布和油气源对比成果,...
松辽盆地南部相对低电阻率油层是在钻井液侵入、低幅度构造、泥质附加导电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只有一种或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分析10个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的主控因素,预测了不同地区低电阻率油...
利用烃源岩"TOC"、热解、族组分、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等地球化学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彰武、昌图断陷九佛堂组烃源岩和原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彰武断陷原油来源于九佛堂组下段烃源岩,昌图断陷泉1井原油与九佛堂...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年3期
松南下白垩统油气系统可划分出下部、中部、上部3个天然气成藏组合.成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松南下白垩统油气系统主要以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暗色泥岩和煤层为生烃源岩,河湖相中细砂、含砾砂岩为主要储层,无区域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