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一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04
本文鉴于在物理模拟中所取得的认识,针对运移过程中浮力是重要的运移动力的事实,研制了以浮力为主要动力的数学模型——BP模型。在分析了BP模型具有很好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学相似原理扩展了数学模型的研究范围...
[会议论文] 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2005
介绍苏北盆地成藏动力学特征,指出苏北盆地主要成藏期为始新统三垛组沉积期,圈定了三套源岩的成熟排烃范围并追踪了油气运移边界,根据油气运移特点,指出苏北盆地有6大油气系统具良好的纵向疏导条件,建立了本区的油气运...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7
通过对失利井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油气运移造成的。油气从高青断层上来后通过断层、骨架砂岩进行垂向、侧向和走向输导,运移距离及富集程度受北东向鼻状构造控制,因此断层、砂体和构造背景是本区中生界油气成藏的...
[会议论文] 2016煤层气学术研讨会 - 2016
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煤层气赋存、运移和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煤层气高产富集和开采也有很大的影响.以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藏为研究对象,在监测地下水和地表水离子浓度、水型和矿化度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煤层气井实际...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
梨树断陷油气分布具有纵向层位多、跨越井段长,平面上油气集中分布在烃源岩附近,具有环带分布的特征.前人已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梨树断陷油气成藏规律,得出了一系列结论性的认识,对梨树断陷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如有...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
自生高岭石的形成是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发育与储层物性和油气聚集关系密切.其一方面占据储集空间使物性变差,另一方面又因与溶蚀作用伴生,且自身存在晶间孔隙,可使物性变好.国内某些盆地深层高岭石的发育是工业油层...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地下油气藏中的烃类能够微渗漏到地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是油气化探技术的理论基础.对于油气微渗漏或垂向运移常被提及的三种可能机制为:扩散、随水迁移、浮力驱动.在扩散作用机制下,油气藏中烃类的散失率最小,速率...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南侧,呈狭长条形沿北北东向展布的断陷盆地,它具"两洼一隆一斜坡"的整体构造格局.而濮卫洼陷则位于东濮凹陷北部的次级洼陷,是濮城断裂系和卫东断裂系相向而形成的负向构造单元.洼陷东西两侧为...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作为油气从生成到成藏过程中的起始环节,油气初次运移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盆地内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进而影响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评价及油气勘探的合理部署.随着初次运移的发生,烃源岩对烃类组分及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不...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原油裂解气是古城地区天然气藏的重要成因类型.古城地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古城地区天然气为高成熟的原油裂解气,母质来源为寒武-奥陶系的海相腐泥型干酪根.分析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条件,可以为...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油气生成之后,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运移才能聚集成藏,所以认识油气运移过程是油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天然气组分及其同位素的多达数十项运移示踪指标.研究中发现,对于部分指标不同的学者有截然相反的观...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根据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上、下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9.52×1012m3和1.62×1012m3.下古生界天然气位于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目前的勘探已发现了靖边大气田,该气田及西侧2...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珠江口盆地是在中国南海北部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历经20多年的油气勘探和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西部是一个由分布在几个主要沉积相带(中深湖、滨浅湖及沼泽相)的两套主力烃源岩(即为文昌组和恩平组)和多个生油气凹陷...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烃类在运移过程中组分特征往往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该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动力学因素长期以来受到忽视.本次济阳坳陷为例,通过研究小洼陷不同动力系统中烃类的运移效应,建立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和动力条件之间的关...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东段受印藏碰撞的影响,挤压隆升和冲断构造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变化。为了理清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的构造变形样式和耦合特征,综合利用地面地质、地震剖面和钻井分层数据,加上数字地形数...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断裂构造及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及铀成矿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断裂构造及不整合面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不整合期为铀源提供了时间及空间条件。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西...
[会议论文] 2015年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 - 2015
塔中地区发育多条具一定规模的北东向走滑断裂,主要活动在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其形成与加里东末期塔里木克拉通南、北两侧发生的强烈碰撞作用以及盆地基底存在的北东向构造有关.走滑断裂具左旋性质,其不同部位的应力场...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梨树断陷是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陷期持续最长、地层发育最为齐全、沉积最厚、埋深最大、有机质演化程度最高的断陷盆地(杨立英等,2005;冯晓辉等,2011),苏家屯次洼位于梨树断陷西北部,是受桑树台控盆断裂和皮家走滑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