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 - 2010
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填充双组份室温加成硅橡胶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碳酸二甲酯/甲醇恒沸体系.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填充量对分离膜交联密度,溶胀度和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填充使硅橡胶膜的渗透汽化性能...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电驱动膜联谊会技术报告会 - 2011
聚电解质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膜材料,目前已在对分离层完整性要求较高的渗透汽化、纳滤和反渗透膜领域显示出较大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课题组在利用动态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中空纤维聚电解质复合物膜及其在渗透汽化分...
[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
渗透汽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物分离技术,以其清洁低耗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述了渗透汽化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背景,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这一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展望...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 - 2004
渗透汽化过程(Pervaporation)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用渗透汽化法脱除工业废水中微量有机物更是近年来各国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渗透汽化法脱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研究现状.
[会议论文] 第八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2013
[会议论文] 第八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2013
[会议论文] 中国化工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
采用聚醚共聚酰胺 (PEBAX2533)渗透汽化膜回收废水中丙二醇单甲醚(PGME),考察进料浓度(3.7%-17.7%)和操作温度(40-60℃)对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分离因子增大,而渗透通量降低.这是因为P...
[会议论文] 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 - 2013
采用聚醚共聚酰胺(PEBAX2533)渗透汽化膜回收废水中丙二醇单甲醚(PGME),考察进料浓度(3.7%-17.7%)和操作温度(40-60℃)对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分离因子增大,而渗透通量降低.这是因为PGME分...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2011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 - 2010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苯醚(PPO)的均聚物为原料,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桥梁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在80℃条件下反应8~10 h,经甲醇对其沉淀分离后,得到粉末状的嵌段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吸收光...
[会议论文] 第三届国际化工新材料(成都)峰会 - 2010
利用微纳纤维素晶体改性戊二醛交联的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考察了微纳纤维素晶体的添加对交联膜的影响,并对膜材料进行FT-IR和AFM检测.结果表明,添加0.5%的微纳纤维素晶体改性膜材料的渗透通量从423.14g·m2·h-1提高到75...
[会议论文] 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 - 2009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异构体渗透汽化分离的有机高分子膜研究情况及最新进展,重点评述了各种膜材料的结构特点,改性原理以及在异构体分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用于异构体渗透汽化分离的有机膜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
[会议论文] 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 - 2009
综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渗析、电渗析、渗透汽化和液膜技术等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对这些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它们在电厂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第十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 - 2009
制备了二元酸交联的聚乙烯醇(PVA)渗透汽化膜,再用微纳纤维素晶体改性最优交联膜.考察了交联剂种类和交联 度对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和溶胀性能的影响,以及微纳纤维素晶体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并对膜进行FT-IR和XRD表...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09
分别用草酸和丁二酸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交联制得PVA交联膜,并在丁二酸交联的PVA交联膜中添加纤维素须晶以提高渗透通量.结果表明:用丁二酸交联改性可以显著提高膜的分离因子,并降低膜的溶胀度;添加纤维素晶须可以提高...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生物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 - 2009
本研究利用戊二醛改性聚乙烯醇制备渗透汽化膜,通过添加纤维素晶须改善渗透汽化膜材料性能.测定了膜材料的溶胀度、渗透通量及分离因子.结果表明:添加0.5%的纤维素晶须,改性膜材料的渗透通量从423.14g·m2·h-1提高到751...
[会议论文]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