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上溢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突发性的溢油事件具有性质复杂、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处理处置困难等特性,不但给当地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海洋以及海岸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对此国...
[期刊论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年7期
针对山区跨越河流输油管道发生原油溢油事故后的不易发现性以及河流溢油事故可能产生的恶劣影响,提出1种通过无人机上装载的高清晰摄像头拍摄识别溢油区域的无人机溢油油头"影迹"寻踪法.该方法对无人机巡线路径进行算法...
[期刊论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年4期
以渤海常青号原油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模拟风化实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对风化样品中金刚烷类进行检测;通过图谱和风化特征分析,探讨了原油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风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50d风化,渤海原油单金刚烷类稳定性为:...
溢油事故日益频繁,对溢油的监测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溢油事故监测中遥感技术的运用进展,包括了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两者在溢油事故中的联合运用.
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将有效地负责溢油事故的各种应急处理,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本框架...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是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受到溢油量、事故发生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属性分类问题.利用熵值法、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目前常用的事故等级评估方法,对上海港1984-2003...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内河航道线路整治和优化的力度明显加大,而伴随着通航能力的改善,航运及工程船只使得周边水域的溢油风险不断加大加强溢油事故风险预测,针对事故发生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控制措施...
载有77 000多吨原油、悬挂巴哈马国旗的"威望"号油轮于2002年11月13日在西班牙海域搁浅,19日断为两截后沉没,近2万吨燃油外泄.文中综述了"威望"号溢油事故的起因、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及其在国...
为在溢油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降低事故危害,利用IWIND-LR模型对我国西部某河流进行了突发性溢油事故模拟,通过设定不同的流量情景,对比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的油膜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的预测模型能够...
以崇明岛重要原水工程东风西沙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建立风险源、风险受体及风险响应的溢油风险指标体系,压力层选取访问概率、泄漏总量、油品种类3个指标,状态层选取库内水量可供水天数、泵闸联动补水时间2个指...
本文主要阐述了海上溢油事故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总结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降低危害的建议.应用GIS技术可以在过去海上溢油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溢出油种的...
综述了"塔斯曼海"溢油事故及其油污损害索赔案的进展,论述了生态环境损害索赔的深远意义.
8月21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组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率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环渤海三省一市海洋与渔业部门有关领导赴青岛调查了解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置情况。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重心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海洋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且生态系统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经济的增长不应以环境破坏为代价,为此,需积极探索海洋环境治理措施,为其可持续健康提供保障...
强化渤海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与该地区环境与人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渤海海洋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污染入海量逐年提升,该问题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对渤海海洋保护区建设进行...
为研究近海风电场施工期发生溢油事故对海水水质及海洋生态的影响,在二维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IKE21 SA模块建立了江苏近海岸海上风电工程溢油数学模型.结合工程施工特点,预测了不同风况条件下,施工期发生溢油事故...
[期刊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4期
随着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海洋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海上溢油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分别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处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探索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综合应用技术,降低海上溢油污...
长江南京段的溢油事故具有形式多样、爆发突然、危害性大、处理处置艰巨、影响长期等特点,根据"APELL计划"宗旨及其在世界和我国实施的效果,借鉴国内外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建立了长江南京段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计划,为...
大连新港2010年7月16日发生特大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大连湾、大窑湾、小窑湾、金石滩等多处海域均遭受损害.根据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构建了7项海洋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及海域环境容量损失的货币化评估公式.以该次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