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16年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2016
煤层顶底板含水性、煤层顶板稳定性等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VO反演等多种反演方法,将地震数据中蕴涵的岩性信息运用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对研究区内煤层厚度变...
[会议论文] 2016年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2016
以安徽淮北杨柳煤矿首采工作面10414为例,在收集矿井及采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资料基础上,结合采区补充勘探工程,重点研究分析了坚硬火成岩岩床空间分布赋存、火成岩及煤系岩层结构和强度差异、地质构造空...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暨七届五次会议 - 2016
近年来,煤矿开采深度日益增加,位于矿井深部煤层底板之下的高承压、强富水岩溶含水层一直是煤矿安全开采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刘桥一矿已完工注浆改造工作面底板成孔与注浆信息,在分析太原组灰岩岩性与岩溶发育特征的...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暨七届五次会议 - 2016
根据煤矿工作面采空区富水岩性的不同地质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山东鲁泰煤业鹿洼煤矿23-03工作面顶板采空区进行探测,并结合井下的地质资料判断是否出现富水区域.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有效的圈定出23-03工作面顶...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暨七届五次会议 - 2016
煤系基底奥灰富水性强,发育有断裂构造、岩溶陷落柱等垂向构造,因此,奥灰水为该区域重点防范对象.为确保安全生产,分析评价煤矿开采中是否存在突水危险性,提出防范水害发生的技术措施,对同类矿井水害防治有借鉴作用.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暨七届五次会议 - 2016
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水害事故仅次于瓦斯爆炸,所占比重较大.文章以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及内化理论为基础,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为例,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面浅析如何加强煤矿水害防治.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暨七届五次会议 - 2016
分析了开滦矿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运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对如深大断层、岩溶陷落柱、采空积水和矿井瓦斯等主要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探查,有效治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产生的瓦斯和水害隐患,确保...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暨七届五次会议 - 2016
根据新疆伊犁四号井田地质特征,分析井田内地质构造的发育程度及特点,推断该井田地质构造对煤层的破坏程度,进而分析其对矿井后期煤炭开采的影响,为后期矿井建设及煤炭开采提供参考.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
祁东煤矿8222工作面为"四含"水下开采工作面,为确保该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回采过程中采取了选用大阻力支架、工作面矿压及水位预警、预裂爆破等措施,目前该工作面已成功回采440m,对于同类水文地质条件的工作面回采具有一...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
在煤矿区施工大口径瓦斯抽采孔、通风孔、电缆孔、输料孔、应急救援孔时,因钻孔工程的特殊性,要求终孔中靶位置精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先导孔的井眼轨迹,保证精确中靶.以坪上煤矿大口径救援井为例,阐述了大...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论坛 - 2015
断层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及效率的重要地质因素,探测断层在工作面内的走向及其摆动情况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瑞雷波探测某矿回采工作面断层进行了研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在矿井里进行构造探测是有效的。...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论坛 - 2015
通过分析祁东煤矿7130工作面开采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和"三下"规程,提出工作面安全防水煤岩柱和防砂煤岩柱留设方案,对比分析两种开采方案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合理试采方案.7130工作面位于古冲洪积扇沉积区边缘或残坡积-漫...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危险性判别受地质因素、采矿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往往影响程度不同且部分因素之间又相互联系.为了能够较准确地对采空塌陷危险性进行评估,引入了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以北京西山地区采空塌陷为...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门头沟地区采煤历史久远,分布有数以百计的小煤窑,大量的煤层被部分或全部开采,形成了众多地下采空区,存在着塌陷、崩塌、滑坡等边坡灾害,如千年古刹戒台寺(廖海萍等,2007)、京西棚户区改造项目①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均...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突水溃沙是在井下开采矿产资源时,裂隙或小断层导通富水且因风化等原因失去抗剪性的砂(沙)体,砂(沙)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在重力作用下,水沙流加速流入井下,直至淹井,水沙重新达到平衡稳定状态的一种地质灾害,又称溃水溃沙...
[会议论文] 2014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 - 2014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矿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本文通过分析煤矿...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防治水专家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
澄合矿区主采煤层与奥灰之间隔水层仅10~30m,受奥灰水害严重威胁.为此,通过剖析澄合矿区奥灰充水条件,并结合钻探、物探及水文实验成果,研究了薄隔水层下奥灰充水模式,并提出了注浆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薄隔水层下奥灰充...
[会议论文]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论坛 - 2014
开滦范各庄矿10#陷落柱从被探查出到彻底封堵,历时18年,期间经历了探查发现、合理治理、再次产生危害、彻底封堵四个主要阶段.认真分析总结10#陷落柱从发现到封堵的整个过程,将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对陷落柱的探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