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CPS/SEG 200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2004
为了提取岩石物性参数,本文将Connolly(1999)的弹性波阻抗非线性定义式作了线性化处理,从而在弹性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及密度间建立起了线性关系.依据此线性关系,用反演的井旁道弹性波阻抗曲线作为约束条件来估算各角...
[会议论文] 2016年江西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 - 2016
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已知出发,收集测定各地层物性参数,分析红层中含水层与非含水层之间的物性差异.开展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模拟地层模型,结合贵溪哄堂地区红盆电性参数变化特征,分析物性随深度变化在反演过程...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2015
为提高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测试精度,建立了现场热响应测试装置,分析了测试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应用装置和模型进行现场试验,获得了岩土体初始地温值为19.25℃、导热系数为1.89w/m/K和热扩散系数为0.278mm2/s,试验验证...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岩石的孔隙中可同时存在原油、地层水或天然气,油、气、水的饱和度是非常重要的物性参数.实验室测定岩石中含水率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抽提法、常压干馏法、乙醇溶解色谱法及库仑法等等,所需样品量较大.对于普通的砂岩岩心...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针对低渗基质-裂缝性致密储层建立多相非均质各向异性裂缝-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控制方程,基于相应的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致密储层物性参数(裂缝尺度、渗透率、各向异性、纵横波速度等)与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多组成任意夹角垂直裂隙的排列方式比单组平行排列垂直裂隙更具一般性,因此本文基于线性滑动理论和Hudson理论,将上述多组任意夹角垂直裂隙介质等效为单斜各向异性介质,给定物性参数计算刚度矩阵,运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利用Micro-CT建立的数字岩心得到岩心物性参数是可行的;利用数字岩心进行气水两相流渗流研究真实、可行。基于数字岩心的气水两相流渗流研究比常规基于均质各向同性的多孔介质的模拟更加真实可信;微尺寸下真实岩心的孔...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致密油储层岩性致密、低孔低渗、自然产能低等特征决定了其在岩石分类方法上有别于常规储层.常规储层岩石分类方法通常是通过将求得的目的层的物性参数作为分类依据,但致密储层在物性参数上不便于进行区分,所以用常规方...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通过研究地表介质物性参数,改进了检波器耦合接收条件,设计了性能更好的特殊耦合装置,提高了地震勘探地震资料的品质。特殊耦合地震波检测系统(SWDS)是研究分析在常规耦合接收地震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地表介...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前地震道集预测储层流体相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以贝叶斯论为指导,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技术和期望最大值算法,联合统计性岩石物理模型,实现对储层流体相的预测,即最终实现对储层情况的预测。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
本文就物探化探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对标准体系构建若干问题进行探讨.讲述了地质矿产领域标准体系研究现状,采取了依据物性参数和观测空间相结合的办法对物探技术进行分类,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构建出物探化...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2015
一般来说,地球物理数据是地下物质某种物性参数在特定空间中的响应,而地球物理反演正好相反,它是通过获得不同的模型参数估计来拟合实际观测数据.由于地下模型参数网格个数通常远远大于观测数据个数,反演方程通常是欠定...
[会议论文] SPG/SEG 2014年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2014
随着胜利探区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对地震资料分辨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位于海陆过渡带的东营市河口区,由于受控于海洋与河流两种环境,海岸侵蚀与河道淤积交替出现,致使近地表结构异常复杂.在义古60—义古48—义东13连...
[会议论文] 2013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 - 2013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岩矿石物性参数的准确获取与否关系到资料处理解释的准确性,目前对于室内岩矿石标本的物性参数的测试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方法,比如在电阻率参数的测量中一般利用四极装置,采用直流电法仪和简易标本架进...
[会议论文] 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 - 2013
煤层气干扰试井是目前能够准确获取煤层参数的有效动态方法之一,它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对煤层进行分析评价,它在确定煤层物性基本参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储层的评价参数,从而评价煤层的连通性和非均...
[会议论文]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2013年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讨会 - 2013
裂缝性储层物性参数变化快,裂缝分布规律复杂,具有极强非均质性,储层表征预测难度大.针对其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在充分运用地质、测井、地震、油藏工程等静态和动态资料进行裂缝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形成了3种裂缝性储层建...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1
本文以辽中凹陷南区旅大27-1-1(1261-1267.5m)明化镇原油为例进行异常数据分析。对旅大27油田原油物性数据与原油组分进行分析,组分与粘度密度关系基本符合规律;对采取快速脱水仪及蒸馏法脱水的原油密度、原油粘度进...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2011
本文根据以往研究工区的预测含气砂岩的平面分布的经验,对于本工区渐新统花港组的薄油层以及AVO效应不是很明显的P8层的现状,通过总结使用拉梅常数和密度的交会分析来识别含油砂层的方法,成功计算识别岩性和流体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