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城市化崛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域降雨量、入淀水量的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增加,淀水位下降,入淀泥沙量减少等.论...
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白洋淀湿地及其周边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采用综合识别遥感提取技术,对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面积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在1986-1989年间,湿地面积增加253.29 km...
为评估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方向,基于薛定谔关于熵变与生命体关系的理论,引入信息熵的概念,建立评估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量化模型。采用基于指标所处状态的方法,划分指标为消极指标和积极指标,对指标性质和...
[期刊论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年2期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响应的敏感性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华北地区气候以暖干为主,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华北地区的水危机.特定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形成与维持的驱动因子,因此湿地生态系统...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年5期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白洋淀湖区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和生态危害评价,并和历史资料对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中重金属Cd、Pb含量较高,分别表现为极强和轻微-中等的生态危害和极强和中...
[期刊论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2年z1期
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有重大影响,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关研究实现定量化.文章以白洋淀流域为例,运用邻近分类和手工分类相结合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得到白洋淀流域2002、2007年两期土地利用图,在Arcgis平台上结合...
为掌握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于2006年4月至10月间对其进行了5次采样调查,经显微镜检,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55种(属),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在55.5×104-1704.8x104cells/L之间,群落组成以蓝藻、隐藻和绿藻为主.应用CANOC...
采用生态水位法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该方法主要是从湿地的水文条件出发,通过对其长序列的水文资料分析,得出该湿地较适宜的水文条件,然后再与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得出湿地的理想和最小生态...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哪结果表明: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年5期
对白洋淀在特别枯水年情况下,设计按最小生态水位补水、按适宜生态水位补水和不补水3种方案,对补水后湿地各类生态服务功能相比不补水(即只使用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权提供入淀径流)产生的变化进行计算,并运用市场价值法、...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年5期
对白洋淀在特别枯水年情况下,设计按最小生态水位补水、按适宜生态水位补水和不补水3种方案,对补水后湿地各类生态服务功能相比不补水(即只使用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权提供入淀径流)产生的变化进行计算,并运用市场价值法、...
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Pettitt系列显著性变化点的无参数方法和植物可用水系数(ω值)计算法研究表明,1979年为突变点界,近20年以来白洋淀流域年径流量发生了变异性质的衰变,从流域尺度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研究了白洋淀表层沉积物中US EPA 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其W(PAHs)为101.3~1 494.8 ng/g(平均值为353.0 ng/g),与国内其他的湖泊和河流相比,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安州采样点沉积物中w(P...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年5期
于2009年5月-2010年3月,选择代表性月份对白洋淀水体水质进行监测,探讨水体中铁含量、形态及其与其他水质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白洋淀水体总铁含量范围为0.03 ~2.90 mg· L-1,各监测点位平均超标率为61.11%.从时间...
[期刊论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年4期
基于广义水环境的概念,研究水环境承载可持续性的量化评价方法,拓展了水环境承载的内涵.主要考虑水环境的水源、资源、纳污、生态等四个功能过程,兼顾社会调节活动对水环境功能的影响,设计并构建了水环境承载的可持续性...
过去300 a耕地变化重建是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华北地区河湖演变对历史土地开垦的影响需要在历史耕地重建时予以考虑.论文基于清代地方志、民国统计资料和现代土地利用数据,通过量化坡度和历史时期潜在耕地垦殖率因子,建...
对白洋淀入湖河流 (府河) 水体中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 (PBDEs) 的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入湖河流中总PBDEs质量浓度为38.7~216.3ng/L;以污水处理厂为分界点, 各PBDEs在污...
气候变化尤其干湿变化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高分辨率地重建过去的干湿变化是研究区域干湿变化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目前针对华北地区小冰期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干湿变化研究更少.本...
通过对白洋淀沉水植物及对应沉积物和水中Cd、Pb、As含量测定,以期揭示白洋淀沉积物—沉水植物—水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沉水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地表水Cd、Pb、As浓度均符合我国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