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 - 2005
本文是马在田院士在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上的讲话,在文中笔者就和美国地球物理界相比,中国地球物理界所起的作用显著地不相称,其中的问题在哪里这一主题探讨了三方面:1、...
[会议论文]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 - 2005
本文是滕吉文院士在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上的讲话,在文中,笔者结合哥白尼和达尔文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人们现有理念的转变和新的思维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地球物理...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2004
地震勘探是高性能计算技术应用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基于IA架构的集群计算机系统是当前地震数据处理尤其是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标准平台.面对数据规模和计算规模的挑战,向64位计算平台的迁移是未来几年内地球物理计算...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2004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条件下石油勘探开发问题的关键技术,在油气勘探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尽快将相关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我们成功开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波动方程地震叠前偏移成像软件系统...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7
近年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部署的《松辽盆地及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以"开辟新区域、探索新层系"为主要攻关方向.松辽盆地南部断陷群目前仅有重磁电及煤田地质钻孔,属于典型的低勘探程度区域.部署在秀水断陷秀D1井...
[会议论文]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并行处理分会2015-2016年度石油行业计算机用户年会暨新技术研讨会 - 2016
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自主研发的Geo-Mountain复杂山地地震数据处理软件作业集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根据海量地震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的实际需求,立足企业计算资源,借鉴云计算的...
[会议论文]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并行处理分会2015-2016年度石油行业计算机用户年会暨新技术研讨会 - 2016
三维可视化技术充分利用三维地震信息和地震属性,通过使用易于感知的三维图形对各种复杂数据场和数据关系进行描述,它是地震地质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具有周期短,精度高等特点.在石油勘探应用中,通过配置本地高性能可...
[会议论文]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并行处理分会2015-2016年度石油行业计算机用户年会暨新技术研讨会 - 2016
本文简要介绍了CMU的功能及在地震资料处理集群中的特色应用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CMU在石油地震资料处理集群部署、监控、管理取得的效果,指出CMU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中国西部GCG地区地形多变,由于地表受到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等地质风化作用,岩石变得十分疏松,在浅地表形成一套不含水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风化层.地表风化层形成了疏松的低降速带,对地震高频信号的吸收和衰减非常严...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自广角反射方法引入到石油勘探以来,利用大于临界角的广角反射波不仅能对高速屏蔽层以下的低速层进行成像,同时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可以使常规反射波勘探成像模糊区变得清晰.动校正是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地震数值模拟方法自形成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同的方法不断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最主要的方法可以分为数值解法、积分方程法和射线追踪法等.二氧化碳驱的正演模拟研究对于认识二氧化碳驱的地球物理响应有着重要...
[会议论文] 2015年深海能源大会 - 2015
深水管道湿式屈曲应急修复技术是深水管道铺设施工的一项关键技术,论文从当前用于深水管道回收的主要设备入手,重点介绍了深水海底管道湿式屈曲应急修复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工作、管道水下切割、PRT设备调试和安装...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长7期发育了一套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其有机质含量是延长组生油岩中最高的,众多学者普遍认为该套油源岩是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岩,盆地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大部分来源于该套烃源岩.本次研究首先通...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在石油地质学中对烃源岩的评价,常常是针对其中残余的有机质开展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的评价.由于沉积有机质在形成后经历了复杂地质过程的改造,现今的残余有机质往往难以真实地反映原始沉积有机质的量及其生源构成,...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孢粉相和浮游藻类分析,是研究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判断有机质的来源、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沉积水体盐度、沉积水体深度及湖水分层特征的重要手段,可以为认识和评价烃源岩发育及其生烃潜力提供依据.分别在乌石凹陷东洼...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羌塘盆地近来发现了一条稳定分布的早白垩世黑色岩系/油页岩带,展示出重要的成矿(石油)地质学,以及基础地质研究意义.为加深对其的认识,本文以露头质量较好的胜利河剖面为例,主要通过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无机...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川西坳陷是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以来陆相盆地的深坳陷部分.其成因与龙门山造山带和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侧向挤压的冲断构造加载和巨厚沉积物的重力负荷双重作用导致的两地区岩石圈强烈挠曲变形与构造沉降作用有关.研...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发育优质的海相烃源岩.受海平面升降控制,垂向上共发育四套烃源岩,分别为阿瓦提凹陷和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塔东地区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阿瓦提凹陷-阿满过渡带-满加尔凹陷的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