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化学会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13
[会议论文] 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13
聚乳酸因熔点较低,结晶速率较慢而应用受到限制.不同光学结构的聚乳酸共混,可形成新型的聚乳酸立体复合物结晶.聚乳酸立体复合物熔点比纯聚乳酸高出约50℃,且结晶速率也大幅提升,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光学结构的...
[会议论文] 2014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学术会议 - 2014
纳米药物载体有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加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缓控释给药等优点.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利用度、载药能力和控释能力以及较小的毒性而被广泛的用于纳米药物递药系统.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羟基...
[会议论文] 2011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11
[会议论文] 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11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右旋聚乳酸(PDLA)与左旋聚乳酸(PLLA)共混后生成的立体复合物(SC-PLA)对PLLA的等温熔体结晶和非等温熔体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低分子量的PDLA更有利于共混物中SC的生成.在等温结晶中,当PD...
[会议论文] 2010第十一届中国辐射固化年会 - 2010
本文研究了电子束辐射效应对PLEG和PLLA的降解行为的影响.电子束辐射作用主要导致PLEG和PLLA分子链的断裂.随着增加的辐射剂量,除断链的同时,PLEG可发生重排或部分交联反应;而在剂量低于200kGy时,PLLA无明显的交联反应...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生物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 - 2009
首先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羟乙基壳聚糖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羟乙基壳聚糖-g-聚乳酸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法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表...
[会议论文]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学术会议 - 2004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制备采用两步法合成,即以DL-乳酸和乙醇酸为原料,制得了高纯度聚合单体丙交酯和乙交酯;再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月桂醇为链转移剂(即分子量调节剂),在高真空下开环本体聚合制得了一系列的不同分子量的...
[会议论文] 第一届中国国际生物降解塑料应用研讨会 - 2009
本文主要介绍微波聚合技术在聚乳酸、聚己内酯方面的应用及产业化。采用微波辐照替代传统加热方式,在微波场下丙交酯/ε-己内酯单体进行本体开环聚合反应,合成粘均分子量为15万左右的聚乳酸和粘均分子量约为10万的聚己...
[会议论文] 第五届天津青年科技论坛 - 2006
在生物医用材料中,聚乳酸(PL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毒、无刺激性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分解成乳酸,可由酶代谢生成CO2和H20,由体内排出,不会产生严重的急性组织反应和毒理...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 - 2015
以不同亲疏水性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A-PEG)为膜材,制备载重组人生长激素微囊,研究了PELA的亲疏水性对载药微囊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有效性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考察材料亲疏水性的对体内的安全性.结果表...
[会议论文] 第十届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 - 2014
[会议论文]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2014
以正辛醇(Oct.)和三枝化环氧丙烷三元醇(PPO)为起始剂,开环聚合D型丙交酯(DLA),分别合成线型和三枝化的右旋聚乳酸(Oct-PDLA、PPO-PDLA)预聚体.采用辛酸亚锡对预聚体进行封端处理,再与L型丙交酯(LLA)进行逐步开环聚合,...
[会议论文]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2014
本文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FTIR)和广角X射线散射(WAXD)研究了三枝化立构嵌段聚乳酸熔融与结晶行为,探讨了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构的解离以及重结晶过程中再生成的可逆过程.实验证明,存在一个立构复合链段生...
[会议论文]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2014
以微波水解法制备ZnO柱撑皂石,并用季铵盐对其有机改性制备了ZnO柱撑有机皂石.以其为添加助剂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LA/ZnO柱撑有机皂石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表明:ZnO柱撑有机皂石以剥离的形式均匀的分散在PLA基体中;...
[会议论文]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2014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聚乳酸高分子(PLA)及其共聚物,由于具有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相容性与渗透性等优良特性,在药物传递、医疗器件材料的应用上具有高度商业价值,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制备聚乳酸高分子材料目前最有效方法...
[会议论文] 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 - 2014
目的多种原因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和萎缩,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技术的进步,通过转基因方法治疗疾病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结合非病毒载体纳米磷酸钙微粒及聚乳...
[会议论文] 中国化学会2014年大分子体系理论、模拟与计算研讨会 - 2014
提高聚乳酸耐热性方法之一是将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右旋乳酸(PDLA)共混,制备得到立构复合聚乳酸(sc-PLA),立构复合聚乳酸的熔点比聚左旋乳酸高约50℃[1-3].实验中向PLLA中加入少量的PDLA可提高聚乳酸的结晶速率,这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