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 2007
本文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及铁路路基工程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青藏高原未来50a地表气温可能增高2.2~2.6℃,以高温、高含冰量冻土为特色的多年冻土区将延续退化的趋势,因此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建...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 2007
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多年冻土区冻土的退缩与融化,各种主动保护冻土的措施也相应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遮阳措施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数值分析以及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青康公路实际工程措施的观测...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 2009
以主动冷却路基为思路,青藏铁路冻土区使用了大量的块石路基结构,取得了明显地降低路基下土体的温度,保护下伏冻土的效果。但是,由于阴阳坡的作用,路堤下左右温度场的不均匀分布又形成了冻土区块石路基结构潜在的...
[会议论文] 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12年技术交流会 - 2012
介绍平原软基地区公路路基常见病害、治理病害的一般措施、适用条件,阐述预应力管桩用于抗路基滑移的优点及要点。研究用m法计算多排管桩承受抗滑力时的内力分布,在江苏某路基滑坡处理工程中得到运用和验证。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0
基于现场地温监测数据,对青藏铁路两种主要块石路基(块石护坡及U型块石路基)在不同年平均地温分区的冷却降温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论是在低温基本稳定区(年平均温度-2.0℃≤TCP-0.5℃),两种块石路基的应用都能够有效...
[会议论文] 07全国基桩、无损检测及岩土工程新技术研讨会 - 2007
本文以南疆铁路西延段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风沙土的工程特征及风沙路基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风沙地区铁路路基防护工程中应用时的材料选择、设计方案、施工要点等.实践证明土工合成材料在铁路路基防护工...
[会议论文] 第八届国际交通新技术应用大会 - 2004
人类不断开拓创新的主要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了解未知的世界和解决现实生存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预应力钢筋橡胶构件"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汽车工业所造成的、人为的废轮胎污染利用问题.目前废轮胎的利用专利也很多...
[会议论文] 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8年技术交流会 - 2008
我国工程地质界,对粉土的认识较晚,在铁路、港口、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等规范中,都将粉土从一般粘性土中分离出来了。而公路路基土的定名中,仍将粉土混淆在一般粘性土中(低液限粘土),本文分析粉土的特性及路基工程...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 2007
本文阐述了膨胀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质,并进行了相应的土工试验,得出了膨胀土产生胀缩的主要内部因素及外部条件,并从改善膨胀土本身物理力学性质的地基处理方案到施工处理方案两方面着手,解决膨胀土路基胀缩对公路产...
[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简要叙述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该方法在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宜昌至恩施公路高坪~吉心段路基勘察中的应用实例,从野外数据采集到资料处理和解释,系统地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高速公路路基覆盖层厚度及岩溶、...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 - 2013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物探手段,在工程勘察与检测中应用广泛,本文简述了地质雷达原理,并以廊坊市某道路路基检测为例,通过应用地质雷达进行现场检测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地质雷达检测表明,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由于裂缝两侧...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 - 2013
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的WDZJ-3型高密度电法仪,采集了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三明境S3合同段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物探勘察项目某段温纳装置视电阻率数据.对采集的数据用自己编写的软件拼接后再用RES2DINV软件进行了反演...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3
海啸破坏力巨大,研究沿海公路局部冲刷机理意义重大.基于波浪水槽实验,对海啸波作用下路基淘刷开展研究.实验采用1/10-1/20的组合坡度,斜坡由无黏性细沙堆成.选取N波作为入射波,进行6个波逐个作用.对波高进行采集,对波...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2012
本文结合连霍高速兰考至刘江段改扩建工程,研究路基沉降观测特征,并开展了地震勘探工作,分析了地震波速变化规律和频散特性,探求同一路段地震波速与路基沉降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规律进行预测后期的沉降。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 2007
重载铁路路桥过渡段由于刚性桥台结构物和柔性路堤连接处所产生的刚度差,以及在桥台台尾连接地段因重载列车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使得静态不平顺、动态不平顺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填土在固结沉降过程中易产生较大的差异...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 2007
青藏铁路斜坡段路基是铁路长期运营潜在的不安全隐患,评价现今和未来斜坡路基稳定性能为铁路安全通行提供保证。多年冻土斜坡路基稳定性分析不同于普通土路基,冻融交界面位置是斜坡路基稳定性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 2007
在全球升温和人类工程活动下,高温冻土区块碎石护坡路基需要补强措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补强措施——新型复合护坡结构。本文考虑青藏高原的气温特征和冷暖季风速差异的影响,基于非Darcy定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开...
[会议论文] 2007年交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新技术研讨会 - 2007
以云南水(富)至麻(柳湾)高速公路岩堆路基工程为原型,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土石组成、不同密度、不同岩堆路基高度的沉降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用片石换填、加筋土换填、稳定土换填减小岩堆路基沉降的措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