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 - 2013
[会议论文] 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 2013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应力消除热处理(SR)对正火态17MnNiVNbR钢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17MnNiVNbR钢板SR态进行了拉伸、冲击、无塑性转变温度、断裂韧性等试验研究,全面评价了钢板SR态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7MnN...
[会议论文] 2010中国平板显示学术会议 - 2010
负性液晶在显示模式中应用非常广泛,故本课题考察了显示用负性液晶材料物理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考察包括相转变温度点Tphase、介电各向异性△ε、光学各向异性△n.研究发现,分子中紧邻的( )和-O-形成电子云共轭,从而...
[会议论文] 北京力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 - 2010
本文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做Small Punch(小压杆)实验的夹具.该夹具的设计是为了在小圆片上进行高温小压杆实验,该设计能缩短加热时间.夹具安装在拉压实验机上进行实验,得到载荷位移曲线.在不同的温度下得到不同的曲线,通过...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 - 2009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研究了稀土氧化物La2O3 含量与玻璃中 V4+/V 总浓度变化的关1系;随着La2O3 含量的增加,V4+/V 总浓度逐渐降低,一方面提高了玻璃的体积电阻率和 表面电阻率,由1....
[会议论文] 第十四届中国有机硅学术交流会 - 2008
用环二硅氮烷的锂盐与α,ω-二氯硅氧烷缩合,简便地制备了主链含N,N''-双(二苯基硅烷基)四苯基环二硅氮烷结构的聚硅氧烷,对聚合物分子量、耐热性能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该聚合物具有大基团结构、耐热稳...
[会议论文] 中国金属学会第十三届分析测试学术年会-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 2006
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应用于夏比冲击能量转变温度的测定.提出一种利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建立给定累积失效概率下的冲击能量-温度下界曲线和从下界曲线确定指定能量的转变温度的方法.用此方法得到的转变温度比通常方法得...
[会议论文] 中国金属学会第十三届分析测试学术年会-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 2006
测定钢铁材料的无塑性转变温度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采用落锤试验,目前的落锤试验方法标准中关于试验过程中的结果判断过于简单,经常造成误判,使测定结果在钢的转变温度上下漂移.本文从试样的实际受力情况和数值应力分析,对...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研讨会 - 2004
本文对凝胶化过程中,大分子链由无规则线团构象向螺旋构象转变中导致导电性能相应转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κ-卡拉胶水溶液电导率温度依赖性曲线上,确实存在转折现象,并将该转折点的温度定为构象转变温度.
[会议论文] 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 2001
本文通过对经7年服役的加氢裂化反应器DC102在役试块的解剖试验研究,了解了加氢反应器DC102工况对2.25Cr1Mo材料的老化,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服役对母材及焊缝的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而对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较明显.这表明经...
[会议论文] 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 - 1999
该文研究了SBS和SBS/CPE共混物的熔融流变行为,发现在这些体系中有两个转变温度,这两个温度与SBS的嵌段结构有关,应用Arrbenius公式求得了各温度区域的流动活性能,由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关系曲线判断,该体系系假塑性流...
[会议论文]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次全国塑性力学学术交流会 - 1988
[会议论文] 全国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材料学术会议 - 1987
[会议论文] 1987年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研究会第五次年会 - 1987
[会议论文] 全国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材料学术会议 - 1986
[会议论文] 2005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九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热重法、氧指数法以及垂直燃烧法,研究了乙二酵柔性间隔基对一种含磷阻燃液晶共聚酯的液晶转变温度、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柔性链段的引入,大大降低了液晶共聚酯的液晶转...
[会议论文] 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13
我们通过浊度实验,动态光散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具有低临界相转变温度的聚(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共聚物链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研究表明共聚物组成和溶液浓度对聚集行为有着显著影响.由于双丙酮丙...
[会议论文]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 2010
采用超灵敏微量差示扫描量热法(US-DSC法)研究了温敏性高分子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PNNPAM)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解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加热/降温速率、高分子浓度、最高加热温度均对PNNPAM的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和焓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