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3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铝酸钠溶液中阴离子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探讨了不确定度产生的因素,并最终确定了影响离子色谱法测定铝酸钠溶液中阴离子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同类分析方法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提供了参考。
[会议论文] 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冶金工程) - 2013
在260℃高压溶出黄铁矿制备高硫高铁的铝酸钠溶液,研究了溶液温度、保温时间、铝酸钠溶液Na2O和Al2O3的苛性摩尔比值(αk)以及Na2CO3、Na2SO4和Na2C2O4等杂质对溶出液中铁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温度在50℃和60℃...
[会议论文]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会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 - 2009
采用沉淀法对从拜耳法铝酸钠溶液中分离钒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沉淀阶段沉淀剂用量、沉淀反应时间、沉淀反应温度对V2O5回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选用蒸发母液为原料,氧化钙为沉淀剂,氧化钙过量系数为1000,反应时间1小时...
[会议论文] 全国铝工业新技术推广暨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 - 2009
本文进行了用添加剂提高拜耳法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的试验,实验室试验表明,在二段法和一段法分解过程中,H1-2型添加剂在开始分解15h后加入10g·L-1,其分解率比空白分别提高1.25-1.51%和1.28-1.37%,且氩氧化铝的拉度略...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有随铝土矿进入系统的草酸钠和腐殖酸钠;其次是在氧化铝生产流程中添加的絮凝剂和防沫剂等.文章分析了有机物对铝酸钠溶液物理性质的影响和对氧化铝生产的危害,并对现有的有机物排除方法进...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本文对由霞石提取氧化铝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熟料溶出液进行了脱硅工艺研究,重点对比了一段脱硅和二段脱硅的不同,以及添加剂,压力等因素对脱硅过程的影响,从而分别得出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化控制条件,本试验的一段脱硅可以...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 - 2008
通过粒度衡算和质量衡算对氧化铝种分过程附聚段进行种分过程粒度变化模型的构建,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和动力学方程,应用模型计算某氧化铝厂种分附聚段出口粒度分布,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粒度分布与实测...
[会议论文] 第26届中国控制会议 - 2007
本文以控制合适的烧结法氧化铝分解梯度与合格的末槽分解率为目标,将专家控制与预测控制策略相结合,开发了铝酸钠溶液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分析铝酸钠溶液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长期积...
[会议论文] 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6
采用铝酸钠溶液加凝胶晶种分解工艺制备出粒度分布窄、颗粒均匀的超细氢氧化铝,主要研究了温度、添加剂、晶种添加量等对分解率和晶体颗粒形貌的影响,并对晶体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晶种添加量和分解温度对...
[会议论文] 第十四届全国氧化铝学术会议 - 2004
本文用频率为20±0.05kHz,输入功率为150W,300W和525W的超声波分别处理了不同温度下的中等浓度铝酸钠溶液,通过对经超声处理与相应未经超声处理的铝酸钠溶液在恒温种分过程中的溶液组分分析和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分析的比较...
[会议论文] 第十四届全国氧化铝学术会议 - 2004
以Master-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的粒度分布为基础,考察了种分过程中2μm和20-30μm粒径粒子总质量(Wt)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分析了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二次成核与苛性比(α)、初始晶种量以及温度的关系,发现成核过程主...
[会议论文] 第十四届全国氧化铝学术会议 - 2004
本文测定了氢氧化铝(Gibbsite)的不同晶面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速率,以及氢氧化铝单晶形貌在不同环境中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晶体生长动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生长环境中氢氧化铝不同晶面有不同的生长速率,晶体的生...
[会议论文] 第八届有色金属化学与电化学分析、第六届有色金属色谱分析、第四届有色金属物理检测、首届有色金属质朴分析学术交流会、第九届轻金属分析学术会议 - 2004
有机物的积累对氧化铝生产大部分工序是有害的.铝酸钠溶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铝土矿的高压溶出.本文就铝酸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于300mg/L的特点,探讨用高锰酸钾氧化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方法.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4
本文报道纳米氧化铝材料研制中若干关键步骤的反应过程的考察结果.(1)铝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产生无定形氢氧化铝沉淀.在碳酸氢纳未大量过剩条件下,氢氧化铝沉淀前有一个反应诱导期.在此期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4
在铝酸钠溶液的种分过程中,往往利用间歇式反应器来研究晶体的长大动力学,由于实验过程条件的变化及成核和小粒子附聚的影响,实验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本实验研制了一种新型装置,它能保证实验过程反应条件基本不发生变化...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4
采用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AM1,计算了超声场作用下铝酸场作用下铝酸钠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铝酸根离子、自由基以及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可能产物的热力学生成焓和前轨道数据.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各种可能反应的热力学...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4
以Master-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的粒度分布为基础,考察了种分过程中2μm和20-30μm粒径粒子总质量(Wt)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分析了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二次成核与苛性比(α)、初始晶种量以及温度的关系,发现成核过程主...
[会议论文] 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4
文首次应用自由基捕获方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检测铝酸钠溶液在超声波空化作用下产生的羟自由基.本实验利用DMPO捕获羟自由基而生成寿命较长的DMPO-OH这一特性,分析了超声输出功率、超声处理时间等对DMPO-OH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