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雅江带)是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构造分界线,代表了新特提斯洋在青藏高原南部闭合消亡后的残余.根据蛇绿岩分布与演化特征,雅江带西段(萨嘎-中印边境)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带(达机翁-萨嘎蛇绿岩带(北带)和...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巨型裂点控制着强烈的下切侵蚀是否会溯源影响到高原腹地,关系着高原地形的维持.研究该裂点的成因对于理解高原东南缘构造-侵蚀相互作用机制,认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分别...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自萨嘎以西分为达巴—休古嘎布(南亚带)和达机翁—萨嘎(北亚带)两个亚带,但两者的成因和构造背景还不清楚.本文在研究北亚带加纳崩—错不扎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对比南亚带的基础上,探讨了两...
[会议论文] 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 - 2011
西部某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加查县境内,雅鲁藏布江中游沃卡~加查峡谷段出口处。雅鲁藏布江断裂从坝址下游5公里附近斜穿雅鲁藏布江,向上游沿雅鲁藏布江右岸展布,为电站近场区断裂构造,雅鲁藏布江断裂不同...
[会议论文] 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2010
@@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印度和亚洲大陆碰撞的标志,后者导致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藏南日喀则地区出露的秋乌组和恰布林组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早期的沉积记录,可以为喜马拉雅早期隆升和...
[会议论文] “十五”重要地质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 - 2006
"雅鲁藏布江成矿区重大找矿疑难问题研究"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铜多金属资源调查"的综合研究项目,周期:2003~2005年,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负责,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 - 2005
本文记述了三个塔格架间歇沸喷泉,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温度88℃,喷高达10余米,蔚为壮观,当属我国大陆最大的沸喷泉;那不如沸泉和门士热泉均位于阿里地区,冈底斯山脉西南麓,在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巨大山...
[会议论文] 全国第三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 2003
测定了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组合岩石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白朗的玄武岩具有比较均一的He同位素组成,He/He平均值为5.359R;变橄岩的He同位素比值范围为1.104~3.384R,平均为2.383R;从东部的仁布和大竹到西部的下鲁和白朗,辉...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8届年会 - 2002
本文依据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项目的资料,发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航磁反映为规模巨大的,近乎平行的南北两条航行异常带.本文探讨双航磁异常带的性质.
[会议论文] 大地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 - 1999
[会议论文] 2014年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技术交流会 - 2014
随着经济的发展,雅鲁藏布江流域堤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雅江堤防堤基多以砂性土为主,堤身也多由砂砾卵石填筑而成,其与常见的黏性土质堤防有着不同的工程特性.通过对雅江堤防堤基的地质结构分类,进而分析雅江堤防存在...
[会议论文]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1: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 - 2014
构造和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下大河(长度超过1000公里)如何演化是地球科学的基本问题,因此我们对东喜玛拉雅地区雅鲁藏布江和横向河流苏班西里河之间分水岭地区的第四纪地貌和沉积开展野外填图以及地层和沉积分析工作....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2014
金鲁剖面位于西藏南部乃东县泽当镇金鲁村南面,野外考察中可以观察到剖面最南面是一套厚约30m厚的蛇纹石化超基性岩,由南向北共有5套层状硅质岩出露,分别为中厚-薄层绿色、暗灰色硅质岩,厚约14m;灰绿色表面风化为褐色的...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2013
[会议论文] 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 - 2013
[会议论文] 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 - 2013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2013
金鲁剖面位于西藏南部乃东县金鲁村南面,野外考察中可以观察到5套层状硅质岩出露,在1:25万地质填图中被归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的混杂堆积中.王玉净等(2002)曾首次报道了该剖面中发现的三叠纪放射虫.在2013年4月开展的...
[会议论文] 江西省动物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2011
@@ 淡水蟹类在世界动物地理的分布格局中,其分布直接受到山(水)系的天然阻隔,自身的弱迁徙性和由此导致的生殖隔离及其遗传漂变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因而被认为是较保守的物种.在地质学研究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缝合带,是印...
[会议论文] 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 2009
本文以雅鲁藏布江为研究对象,结合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初步分析了流域1956-2000年的年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流域径流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相关分析进一步揭...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 - 2009
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的一些中、新生代磨拉石地层由于构造变形强烈、化石少或差而存在不少时代争议.近几年来,我们对其中的一些地层开展了孢粉分析,从仲巴、日喀则等地的一些代表性剖面中获得了不少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