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02北京雨水与再生水利用国际研讨会
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探讨了秸秆覆盖条件下雨时和雨后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不同的覆盖度试验探讨了坡地的较优覆盖模式,研究了坡地降雨入渗规律.结果表明在缓坡地秸秆覆盖是雨水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之...
[会议论文] 第九届中国水论坛 - 2011
城市雨天积水是一种常见的城市灾害,因其发生的频次趋高和至灾趋重已成为城市防洪减灾及建设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沧州城区排水能力和近几年强降雨后的积水情况分析,认为水文气象因素、排水设施建设不合理、地势...
[会议论文] 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 - 2010
水资源短缺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被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旱灾频繁发生、淡水资源严重匮乏,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供水途径。雨水资源化已成为缓解城市供水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
[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
雨水人工渗蓄是一种解决或缓解城市雨洪问题的有效途径。围绕雨水人工渗蓄装置,国内外研究者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和技术研究并研究出了适用性较强的系列产品。本文对其类型、适用条件、主要特点及研究和应用现况...
[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作为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雨水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54年降雨资料分析,指出实施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
[会议论文] 201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高级研讨会 - 2010
集中展示了以生态循环为目标之可持续水基础设施理念下的工程应用。以水为主线,强调污水源分离分类收集/利用、沼气利用、营养物返田、雨水收集/净化/利用、太阳能利用,模拟与农村/乡镇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的全部工程内容...
[会议论文] 第七届中国水论坛 - 2009
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分别对西安市各区县可利用水资源量及降水资源利用潜力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可利用水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调水量。结果表明:2005年西安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23.2m3,为中等水平,...
[会议论文] 第七届中国水论坛 - 2009
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因子,也是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雨水的有效利用是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并存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陕北黄土...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污水处理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高级研讨会 - 2008
分析末端调蓄池和中间调蓄池的特点,以上海市四平路排水系统为例,研究调蓄池设置不同位置对面源污染控制和防汛标准提高的作用和影响,评价经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末端调蓄池主要适用于面源污染的控制,对提高系...
[会议论文] 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高级论坛暨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成立大会 - 2008
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并从集蓄雨水污染途径出发,总结了集蓄雨水水质状况及各种水质净化措施。
[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2008
雨水渗透具有补充涵养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和海水倒灌、减少地表径流、减少雨污管道负荷等优点,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雨水间接利用方式。本文从雨水渗透的影响因素、渗透设施的性能、渗透设施规模设计、渗透技...
[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2008
长春市是缺水城市,开展长春市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是非常必要的。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主要包括:①下凹式绿地蓄渗雨水、削减洪峰、防止水土流失;②利用水利枢纽、水利涵闸进行城市雨洪资源;③透水地面增加雨水入渗量;④新建...
[会议论文] 2007第三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暨节能减排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系列研讨、交流会 - 2007
本文主要对包括植被浅沟、植被缓冲带、低势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花园、土壤渗滤、渗透铺装、渗透管渠、渗透井、绿色屋顶和滞留塘等在内的多项雨水管理与利用生态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率等进行...
[会议论文] 2007第三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暨节能减排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系列研讨、交流会 - 2007
近年来,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雨季,已建成300余项雨水利用工程,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径流污染控制和抑制洪涝灾害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其中雨水利用系列政策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北京市雨水利用管理...
[会议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 - 2006
城市化一词由来已久,学术界对其已有数十年的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城市化概念.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其带来的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负面效应....
[会议论文] 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 - 2006
本文在介绍我国山区雨水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山区雨水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密市集雨自压节灌工程,阐述了在山区开展雨水综合利用的方法、工程组成和特点;集雨自压节灌工程具有防洪和保水固土作...
[会议论文] 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
绿色生态营区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建设部及都对雨水利用做了规定,对雨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军事营区雨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会议论文] 2005年北京绿色奥运环境保护技术与发展研讨会 - 2005
城市的雨水利用是一种开源节流的综合性技术,有助于缓解北京的水资源危机。通过人工土-植物系统的渗透作用净化雨水,既可涵养地下水源,又可减轻雨洪负荷和雨水径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雨水利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