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与细菌菌体结合的紧密程度,胞外聚合物(EPS)可以分为粘液层EPS(S-EPS)、松散附着EPS(LB-EPS)、紧密附着EPS(TB-EPS),以土壤芽孢杆菌作为实验菌株,研究了各层EPS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对Pb2+的吸附特性,建立了EPS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Pb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5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对...
采用FT-IR、SEM对PP-g-GMA-DETA螯合纤维进行表征,并探究纤维对Pb2+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P-g-GMA-DETA螯合纤维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52.03 mg/g;在pH为2~5时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且随Pb2+初始浓度的增...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年8期
以木子壳、米糠为前驱体,650℃制备生物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探究粒径、矿物组分、初始浓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Pb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子壳生物...
利用作物秸秆治理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用氯乙酸对小麦秸秆进行羧基化改性,制得羧基化小麦秸秆,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对水中Pb2+的吸附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羧基化小麦秸秆与改性前相比,活性位点得到暴露...
为了解泥蚶金属硫蛋白基因(MT)和卵黄蛋白原基因(Vg)在重金属Pb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本文设置了1、3、6及9 μg/L 4个浓度梯度的重金属Pb攻毒实验.在此基础上, 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0、7、14、21、28 d泥蚶血液MT、V...
以3-巯基丙酸(3-MPA)为修饰剂合成了水溶性CdSe量子点,优化了合成条件,并以其为荧光探针建立了水样中Pb2+和Hg2+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n(Se)∶n(Cd2+)为1∶6、n(Se)∶n(NaBH4)为1∶3、n (Cd2+)∶n(3-MPA)为1∶6、...
对烟柴杆废渣吸附Pb2+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和Pb2+初始浓度对烟柴杆废渣吸附水溶液中Pb2+的影响,并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烟柴杆废渣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Pb...
铅(Pb2+)因溶解度较小,易在土壤中长期滞留,从而造成严重的土壤铅污染.柠檬酸(Citric Acid)作为植物根系分泌的典型天然有机酸,含有大量羧基功能团和活性点位,影响着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和解吸.为深入了解柠檬酸输入土壤...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年1期
以Pb2+、Zn2+污染的红壤和黄褐土为材料,以皂角苷为解吸剂,研究不同皂角苷浓度(0~20 g·L-1)、pH(3~7)、解吸次数(1~3次)下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皂角苷浓度升高,其从土壤中解吸Pb2+和Zn2+的...
近年来,中国近岸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作者通过研究重金属Cd2+和Pb2+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效应,为其养殖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半静态急性毒性测定方法,开展了不同浓度Cd...
以蔗渣基分子筛为吸附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法研究其去除水中pb2+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8 g/L,溶液pH为5.5,平衡时间为60 min时,对初始浓度为10 mg/L Pb2+的吸附率可维持在93.55%以上.蔗渣基分子筛对pb2+...
以柳木屑和花生壳为原料,采用预浸渍—热解法制备原始柳木屑生物炭(FMC)、原始花生壳生物炭(PSC)、CaCl2改性的柳木屑生物炭(Ca-FMC)和CaC12改性的花生壳生物炭(Ca-PSC).在对生物炭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
通过对花生壳改性处理模拟含铅废水,增强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方法是花生壳在0.015mol/L高锰酸钾中搅拌改性4 h.改性前后花生壳的IR图谱发现吸附位点种类没有增加,但是数量明显增加;BET比表面积测试结...
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重金属铜、镉、铅离子对7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Cd2+和pb2+浓度的增大,毛苕子(Vicia villos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苜蓿(Medicago varia)、小冠花(Co...
本研究以牛蛙(Rana catesbiana)为材料,用氯化铅配制不同浓度的Pb2+溶液(10、20和40 mg/kg).持续染毒7d后,培养1d,然后对牛蛙呼吸频率、心率、肌肉和神经组织兴奋阈值、总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
[期刊论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
为改善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铁细菌A代谢作用形成的铁基络合物对Pb2+、Cu2+污染土进行生物修复。采用不同灌浆方式研究修复效果;借助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 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 FTIR)等方法...
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研究了水环境中4种常见的重金属离子Cu2+、Pb2+、Zn2+、Cd2+与环丙沙星、磺胺甲基嘧啶和全氟辛酸的络合效应.测定了3种有机物与4种金属离子的络合常数logK值,计算了各种络合物在不同pH值下的形态分...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年6期
分别采用酸、碱、巯基乙酸3种化学方法对泡桐树叶粉末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泡桐树叶吸附剂结构特性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水中Pb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为3 ...